首页
第474章 闽州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74章 闽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汪贞娘主仆三人跟着姜鱼的船一路航行,数日后终于抵达目的地上岸,很快发现,这里天气要比升州暖和些。
    都快腊月了,还有许多男人身着单衣,只有老态龙钟的才穿棉袄,甚至还有极个别人还光着膀子在菜地里割菜。
    听到当地百姓说的难懂土话,汪贞娘反应过来。
    “这里是闽州地界?”
    见姜鱼点头,她有些不解。
    在船上时,汪贞娘已经被透露了点内部信息,知道这位女东家热爱买地种粮,也没多想,只当对方是想多多囤粮,进可趁着如今乱世多挣些钱,退也能保住亲人和雇工家小不受饿。
    可,闽州历来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坏名声,能种粮的田地极少,主要都是靠种茶、烧瓷、做生意挣钱买粮。
    特地跑来这里买地种粮……
    呃,她真没看走眼,上了艘不靠谱的贼船?
    汪贞娘没敢开口质问,却很快就被看到的一幕所打脸。
    春香小声问:“姑娘,山上一圈圈金灿灿的那是什么?看着好眼熟啊,有点像以前我家种的稻子。”
    前几日,乔容在船上苦读格物教材,数日始终不得其门而入,颇为挫败,此刻心里终于平衡了。
    “哈哈,春香妹子,你没看错,那就是稻子,不过是割过后剩的秸秆!山上那个一层层的,叫梯田!是我们东家想出的法子,让只有山、没有地的人也能自己种粮自己吃,不用跪着求爷爷告奶奶买高价粮……”
    闽州位于江南和岭南中间,气候自然也介于二者之间,靠着化肥等外力能勉强做到一年两熟,只是收货时间要比岭南晚一些,前不久刚收割完,此时留在地里的秸秆还金黄金黄的,十分耀眼漂亮。
    今年以来,姜鱼一直在通过多方渠道探听外界情报,掌控南北俩朝廷动态之余,也在筛选适合偷偷买地的“好”地方。
    闽州就算其中一个。
    虽离江南不算太远,但因为多山、交通不便,朝廷又下禁海令,海贸只能偷偷摸摸搞,整体不大受重视。尤其是毗邻岭南的南部,土地贫瘠,不仅不好种粮,出产的茶叶品质也平平,以至于地价相对低廉。
    于是,这里就成为了在岭南站稳脚跟的乔容开拓的第二期地盘。
    “可惜当时连着刮了几场飓风,稍稍耽搁了半个月,不然,这库里的存粮约莫还能多上一分。天气转凉,光追肥也无济于事。”
    一行人来到粮仓,乔容就这样感慨。
    郑岚儿知道她是变相邀功,暗暗翻个白眼,果然很快听到姜鱼带着笑意夸她的话音,干脆转过头去欣赏汪贞娘三个“没见过世面”的笨拙样子。
    春香兄妹是贫苦出身,一下子就被这堆得高高的满仓金稻谷迷住了。
    汪贞娘到底理智些,很快意识到,这粮仓有些大过头了,说是粮库都不为过。
    而且,墙壁看上去灰扑扑的,却很是硬朗结实,一下子让她想到某个被许多贵人讳莫如深、连她爹都不敢在外头提、听到她问起还骂她不安分的新鲜玩意。
    ——水泥。
    她心脏砰砰乱跳,凑到落单的郑岚儿身边。
    “敢问郑执事,咱们东家究竟名讳为何?你们、你们可是打北边辽州来的?”
    郑岚儿笑而不语。
    前方二人不知何时也停下对话看过来。
    汪贞娘更紧张了,既怕自己猜对,又怕自己猜错。
    姜鱼笑了下。
    “贞娘真是慧眼如炬。要我说,你爹虽是钦天监的,起名的本事却不如何,至少也该是稀世珍宝的珍,亦或是真知灼见的真,才更贴合你的才干性情。”
    汪贞娘心头一跳,竟狂喜不已,神使鬼差接了句。
    “既如此,那我从今日便改叫汪真,真知灼见的真。只盼我这点微不足道的本事,能给您略尽绵薄之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