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74章可能有水患(第1/2页)
朱允熥也懂刘博的心思。
当年他的父亲刘继祖,给了老朱一块地安葬父母,换来了一个义惠侯,得到封侯的回报。
刘家一直到了大明灭亡的时候,得到的好处才算终止。
可见老朱对他们,是真心的好。
“你们带我,到处走走。”
朱允熥说道:“你要知道,在宫里的生活是很无聊的,我难得出来一趟,没想过那么快回去,得在外面散散心。”
主要还是想陪赵姝,到处游玩。
现在正好不下雨了,地面的泥泞被晒干,是游玩的好时候。
回去了,赵姝想再出来,几乎不可能。
宫里有宫里的规矩,朱允熥都开始心疼赵姝。
幸好的是,以后徐妙锦进宫,赵姝才不用担心太无聊。
刘博忙道:“请殿下跟我们来。”
“还有这是我的儿子,刘承恩,意思是我们刘家,永远忘不了陛下的恩。”
他还拉来了一个看上去比较木讷的男子。
刘承恩躬身道:“见过太孙殿下、太孙妃。”
朱允熥说道:“免礼,我们走走。”
看到刘博也挺懂拍马屁的,还让自己的儿子叫做承恩,李景隆就觉得,会不会遇到对手了。
他们走了没多久,来到河边。
只见河水浑浊,水面上涨。
朱允熥问道:“这里的河水,怎会如此混浊?”
李景隆说道:“应该是下大雨了。”
朱允熥说道:“雨停了也有两天,水面应该下降了才对。”
刘博过来道:“回殿下,此河名为涡水,上游是怀远,我们这里停雨了,但上游的怀远应该还没有停雨。”
“怀远还未停雨?”
朱允熥微微皱眉,有些担忧了。
刘博又道:“殿下不用担心,去年我们的河流,基本都加固了一遍,水患的风险是没有了,您看水面上涨得那么厉害,都未曾有太大的影响。”
确实,影响不大。
但朱允熥还是隐隐有些不安。
“你回去传我的命令,让在凤阳所有的勋贵,一起带动此河下游的百姓,临时做好准备,万一真的发大水了,还来得及转移。”
朱允熥叮嘱道:“粮仓准备好,你们勋贵也要拿部分粮食出来,以备不测,粮食算是我买的,等我回去再送钱回来给你,我怕会发大水。”
就算河堤加固,重新治水,还疏通了河道。
但是再怎么加固疏通,河道依旧只有这么大的容量。
万一上游的水量,远超过下游的承载量。
该淹的地方,还是会淹。
刘博朗声道:“殿下仁慈,我们刘家,愿意无偿、无条件拿粮食出来给殿下,承恩你快回去。”
刘承恩匆匆忙忙地跑回去了。
朱允熥继续看了看水面,说道:“让贾承道来见我。”
“姝儿,我们下次再出来游玩,我担心。”
他又解释道。
赵姝可以理解,轻轻点头道:“殿下,百姓为重,如果出事,我们能及时避开,当然臣妾希望一点事都没有,但以防万一。”
“先送太孙妃回去。”
朱允熥又道:“大妞陪太孙妃回客栈,李景隆你随我在这里等待。”
刘博想了一会,赶紧去联系那些,在凤阳的勋贵,比如说汤家等人。
万一真的涨水,确实可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4章可能有水患(第2/2页)
如果能及时发现,能够少了很多麻烦,可以救回很多人。
朱允熥看着河面,只见涡水越来越混浊,水面好像又上涨了一些。
李景隆见了也有些顾虑道:“殿下,不要靠得太近河堤,万一等会有事,我们还能及时离开。”
朱允熥说道:“无妨,你派人留意水位情况。”
贾承道得到消息,朱允熥要找自己,他赶紧出城。
来到岸边的时候,正好又飘起了小雨。
李景隆赶紧打伞,挡在朱允熥的头上。
看到又下雨了,朱允熥皱起眉头。
“殿下!”
贾承道忙道:“臣来了。”
朱允熥指了指涡水,问:“你看。”
贾承道惊讶道:“好混浊的水面,怀远应该还在下雨,这雨又下到我们凤阳了,殿下是担心水面会不断上涨。”
朱允熥点头道:“虽然你们今年修过河堤,但涨水太多,再怎么修河堤都是没用的。”
“殿下!”
一个士兵回来说道:“水面又上涨了一些。”
朱允熥说道:“你准备好,和刘家配合,随时疏散下游的百姓,怀远有没有消息传来?公文、求救书信等?”
贾承道摇头道:“暂时还没有,如果怀远真的受灾,应该也没那么快,能有书信送来。”
怀远距离凤阳,还是有一定距离。
确实没那么快,可以第一时间送来。
朱允熥说道:“去疏散百姓。”
贾承道马上跑去传令,让衙署里的人全部出来。
这时候,刘博又来了。
好几个在凤阳的家族,带着一大群人来表现。
“殿下,我们集中了两千多人。”
“只要哪里的河堤要被河水越过,我们能随时去挖泥填沙包,堵住河堤。”
刘博朗声说道。
朱允熥点头道:“好,你们比我更熟悉涡水的情况,具体哪里可能会出现大水的,你们自己准备好。”
“是!”
刘博又道。
朱允熥只觉得有些头疼,无奈道:“今年的雨季,怎会来得那么早?”
如今才四月份,凤阳就开始雨季了。
哪怕在广东,也没有来得那么快吧?
李景隆忙道:“还好有殿下在,不过殿下,岸边真的危险,臣看到水面又上涨了一点,您还是先回去吧!”
朱允熥说道:“回到城门附近,等消息。”
听到朱允熥愿意回去,李景隆暂时松了口气。
回到城门附近时,朱允熥又道:“调中都留守司所有士兵、皇陵卫士兵过来,帮助维持秩序和治水,记住不得伤害任何百姓。”
“城门外面,注意准备挖掘引导的渠道。”
“避免大水,倒灌城内。”
朱允熥回来后,又连续传下命令。
其中还包括了,灾后怎么防疫的问题。
李景隆根据命令,又要进行各种安排,所有人在这个时候,开始忙个不停。
朱允熥不用忙,但他心急地等待。
一直到了傍晚,李景隆回来上报,涡水的水面,快要和河堤平齐了。
如果上游的水流量一直增大,真的要发大水,淹没一切,所幸百姓疏散了。
“殿下,流民!”
李景隆匆忙地跑回来道:“上游有流民来凤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