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九十三章抵达桂林(第1/2页)
远在桂林的白长官在得知第51集团军即将加入他的麾下参加战斗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意味着他的军队实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与此同时,身在湖北老河口的李长官,虽然无法亲自回到广西参与战斗,但他对这场战役同样关注有加。作为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李长官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因此他通过电报向在桂林的白长官提供了一些关于战术方面的宝贵建议。
在电报中,李长官特别强调了第51集团军的重要性。他指出,这支军队将会在本次战斗中扮演关键角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精心的部署。白长官对白长官对李长官的建议深表赞同,并表示一定会认真对待第51集团军,充分发挥其战斗力。
时间来到12月22日,张轸率领着103军军部直属部队以及新七师作为先头部队乘坐火车终于抵达桂林。
为了表达对103军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白长官亲自率领桂南行营的一众高级将领,早早地来到火车站等候。
张轸与军参谋长李良荣一同从火车上走下来,他们步履稳健,径直走向白长官。两人走到白长官面前,同时停下脚步,以标准的军礼向白长官致敬。
他二人声音洪亮地说道:“国民革命军第51集团军103军军长张轸,(参谋长李良荣)见过白长官!”
白长官面带微笑,回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伸出右手,与张轸和李良荣握手,表示欢迎。他热情地对张轸和李良荣说:“张军长,李参谋长,欢迎你们二人以及103军的弟兄们!有了103军的加入,我们桂南行营就如虎添翼了啊!”
张轸谦虚地回答道:“白长官过奖了,杀敌报国,是我们这些军人的职责所在。能够在白长官的麾下作战,也是我们的荣幸!”
白长官对张轸的回答表示满意,点了点头。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张军长,我冒昧地问一下,不知贵部此次参战的兵力有多少人呢?”
张轸与李良荣对视一眼,然后张轸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不瞒白长官,我部麾下共有三个主力师,每个师的兵力大约都在两万五千人左右。此外,还有军直属部队,算上这些,我部总计有八万余人。不过,由于人员众多,为了便于行军和指挥,我和参谋长将率领军部、军直属部队以及谷良民师长的新七师先行出发。而郑洞国副军长则会率领荣誉一师和新八师在后面跟进,预计明天早上就能抵达桂林。”
白长官和在场的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
白长官更是惊叹不已,他失声说道:“一个军竟然有八万人!这简直就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啊!我麾下的第16集团军,也不过才六万多人而已!”
张轸微微一笑,解释道:“让白长官见笑了。实际上,我51集团军的各级编制都是经过加强的,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小鬼子死死地阻挡在鄂南以北的原因之一。”
白长官面带微笑,客气地说道:“哎,张军长过谦啦!现代战争可不只是靠人海战术取胜哦,虽然人多确实也有一定优势,但战术运用同样至关重要呢。兄弟们一路奔波,确实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然后我们再一起商议战斗的具体事宜吧!”
尽管白长官如此热情地邀请,张轸心中却始终牢记着李振华的嘱咐。他稍作思考后,决定婉言谢绝白长官的好意,于是他诚恳地对白长官说:“多谢白长官的一番热情款待啊,但目前军情十万火急,实在耽搁不得。所以,卑职恐怕要辜负您的美意了!”
张轸顿了顿,接着说道:“白长官,在我部还未启程之前,李司令就已经反复叮嘱过我,昆仑关乃是本次战役的关键所在。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立刻率领部队赶赴昆仑关一线,提前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取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待战事结束后,我定会回来与白长官一同把酒言欢,共叙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九十三章抵达桂林(第2/2页)
虽然张轸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自己,但白长官却并未动怒,反而对张轸的话表示认同。他面带微笑,缓声道:“真没想到,国安司令远在颚南,却对桂南的战事如此上心。张军长和103军的兄弟们此番出征,必定会历经艰辛。不过,我已在桂南行营备下庆功酒,待战役结束后,定要与诸位弟兄们一同开怀畅饮!此外,关于103军所需的军用物资,我也会尽快安排人押送,确保及时送达昆仑关交予贵部。”
张轸等人闻听此言,赶忙向白长官敬礼致谢。礼毕,他们率领部队如离弦之箭一般,径直朝着昆仑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望着103军渐行渐远的身影,站在白长官身旁的第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突然发出一声冷哼,面露不满之色,嘟囔道:“这些中央军还真把自己当成大爷了,连白长官的面子都不给!”
白长官听到夏威的话,立即转过身来怒斥道:“还不都是以为你们这些废物挡不住日本人的进攻,给我把南宁都丢了,我才不得不向最高统帅申请把中央军调过来参加战斗,后面的战斗,希望你们都给我使点力,要是再拖拖拉拉的给咱们桂军丢脸,就不要怪我白某人不留情面了!”
看到白长官那张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的脸,夏威心中“咯噔”一下,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可能有些不妥,于是赶忙改口道:“对对对,白长官所言极是,您的教诲夏威铭记在心。请白长官放心,在接下来的反攻战中,兄弟们必定会倾尽全力,绝不让咱们桂军的威名蒙羞!”
然而,夏威心里却很清楚,南宁的失守并非仅仅是部下们的责任。事实上,白长官在此事中也难辞其咎。正是由于他对日军动向的错误判断,才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出现。白长官原本以为日军在占领柳州后便会止步不前,却万万没有料到,他们竟然会如此大胆地继续向南宁发起进攻,并且还一举得手。
可是,又有哪个长官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呢?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白长官自然更不可能将责任归咎于自身。于是,他只能将满腔的怒火发泄到夏威等部下身上,以掩盖自己的过失。
不过,夏威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他明白,在战争中,失误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南宁失陷后,日军就已经向昆仑关发起进攻,并且攻占了昆仑关。但好在第5军200师的将士们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地夺回了昆仑关。
李振华还记得昆仑关战役的整个过程,就在200师将阵地移交给友军部队,然后撤到后方休整时,日军第21旅团第21联队瞅准了这个机会,在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的指挥下,如饿虎扑食一般对友军部队发起了猛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友军部队显然有些招架不住,结果200师好不容易从敌人手中夺回的阵地,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友军给弄丢了。
有了前世的经验教训,李振华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他特意郑重地嘱咐张轸,103军的部队无论如何都必须牢牢守住昆仑关,绝对不能再把这个重要的阵地交出去。
张轸虽然对李振华的这番交代感到有些疑惑,但他毕竟是个经验丰富的军人,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而且他也明白,李振华这样做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于是,张轸二话不说,率领着部队马不停蹄地赶往桂林。到达目的地后,他甚至都没有多做片刻停留,便立刻带领部队继续向昆仑关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