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37章天子,兵强马壮者王之(第1/2页)
叛军首领第二年就死了,叛军却依旧打了八年还没完全被平定,这得多大的毅力多大的仇恨,河北百姓咋就这么执着呢?
关兴说道:“此事说来就话长了,关中跟河北从北周北齐那会就有积怨,大唐立国之后,唐高祖李渊又不顾反对杀了深受河北百姓拥戴的夏王窦建德,从这起就积下怨恨了。”
“之后大唐皇室以及拥护大唐的关陇贵族担心河北造反,对河北的赋税是最重的,加上士族当道,寒门进阶无望,各种积怨在安史之乱中爆发了,由此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结束不是因为叛乱被平定了,而是唐军和叛军都打累了,想中途休息一下,所以双方和谈,叛军继续拥护大唐皇室,承认大唐的皇族正统,大唐皇室承认叛军的藩镇地位,咱们各过各的谁也别干扰谁。”
“就这样盛唐进入了藩镇割据时代,藩镇和皇族打打停停彼此共生,这种状态足足持续了一百多年,期间天子又数次被打出京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刘备嘴角哆嗦道:“国都沦陷六次,天子跟丧家之犬一样被迁了九次,这未免也太屈辱了吧?”
关兴笑道:“你可以换个角度想,国都六陷就证明被夺回了五次,天子九迁就证明反杀了八次,其他朝代国都沦陷一次就完犊子了,唐朝却沦陷了这么多次,一遍一遍的打复活赛,可见盛唐的底蕴有多深厚,皇帝有多强悍,大唐独创的玄武门继承制有多牛掰,大唐后期的皇帝有胡作非为的,有残暴弑杀的,有不干人事的,唯独没有孬的,由此证明竞争上岗的皇帝就是比继承的皇帝厉害。”
刘关张诸葛:“……”
好像是这么个理啊,但这也太乱了,百姓也太遭罪了。
关兴继续道:“藩镇割据断断续续持续了上百年,期间大唐还把回纥吐蕃大理等周边国家打残了,至少让他们无力进犯中原了。”
“但大唐的底蕴也在一次次平叛中逐渐耗尽,最后出现了一个名叫黄巢的人给了大唐致命一击。”
“黄巢是盐商出身地位卑贱,早年参加科举想为朝廷效力,但多次落榜之后悲催发现上榜的全是不如自己的世家子弟,世家把持科举,他这样的卑贱之人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所以黄巢反了,加入了当时的起义队伍并逐渐做大,从中原打到交州又从交州打回中原,将整个天下都给犁了一遍,最后杀进长安将城内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士族全部杀绝。”
“黄巢是拿着族谱杀的,士族出身的谁都跑不掉,天街踏尽公卿骨,满城遍挂权贵头,可见杀的有多狠。”
“嘶……”刘关张诸葛又又又一次倒吸凉气。
天街踏尽公卿骨,满城遍挂权贵头,这得杀掉多少人?
杀的还全是最顶层的统治阶级,等于国家的脖子以上全被剃掉了,那国家还能存在吗?
关兴继续道:“黄巢还写过一首充满杀气的诗,名为《不第后赋菊》,不第就是科举落榜的意思,诗的内容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刘备默默咀嚼几遍惊呼道:“好浓的杀气,此人比曹操还弑杀啊,而且他做到了,天街踏尽公卿骨了,由此可见此人也是一位心狠手辣的乱世枭雄啊,后来呢?”
关兴说道:“黄巢大肆屠戮公卿,将从光武帝刘秀之后逐渐崛起,并在隋唐达到巅峰的世家门阀从根上消灭,让科举制得以全面推行,让百姓也能通过科举成为执宰,从这点上说黄巢也算功在千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7章天子,兵强马壮者王之(第2/2页)
“不过黄巢杀戮太重自然是无缘称帝的,称帝建立大齐没几天就兵败被杀了,但大唐的底蕴也彻底耗尽了,天下由此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新时代。”
“五代是中原因不断拼杀而如昙花一现般迅速崛起又快速灭亡的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十国是南方因大唐灭亡而分裂的十个国家,这段历史我没研究过,十个国家的名字我都叫不全。”
“但这段时间是堪比南北朝的超级大乱世,乱不是因为异族入侵,而是因为礼乐崩坏道德沦丧,子弑父弟杀兄,君王的威严荡然无存,各路藩镇用人肉充做军粮已成常态,天下开始了赤果果的丛林法则,有些将领甚至公开宣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意思就是谁手里有兵谁就能当皇帝。”
刘备四人再次蹙眉,默念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王之”的狂妄言论满脸痛心。
天子沦落成这个样子,天下沦丧至此,真的太悲哀了。
刘备说道:“后来呢,就没人收拾这群无法无天又灭绝人性的骄兵悍将吗?”
关兴说道:“自然是有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大千古一帝最后一位宋太祖赵匡胤诞生了。”
“赵匡胤出身军旅家庭,早年在后汉枢密使郭威麾下为将,后来跟随郭威叛汉建立后周,地位逐步升高。”
“郭威是五代十国少有的明君,因外出征战期间家眷被小皇帝屠杀而造反建立的后周,在位期间勤俭节约,虚心纳谏,改革弊政,逐渐抚平中原连番大战所造成的创伤,但前面说了他的家眷被后汉小皇帝杀光了绝后了,因此郭威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妻子的侄子柴荣。”
“柴荣是五代十国第一明君,文治方面继续郭威的政策,引领国家不断变强,武功方面又打败北方草原上新崛起的部族契丹,柴荣曾说给他二十年,他定能一统天下结束乱战,可惜……”
“可惜天妒英才,柴荣跟北周武帝宇文邕一样英年早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年仅七岁的长子柴宗训,但在五代十国那个人吃人的年代,一个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压制的住乱局?”
“柴宗训继位之后,已经位极人臣的赵匡胤借口领兵出征,在陈桥驿被部下披上黄袍,黄袍加身公然称帝,随后杀回京城逼迫柴宗训退位,建立大宋。”
“赵匡胤跟五代十国的其他皇帝一样都是通过兵变上位的,因此最担心部下有样学样,给他也来一招黄袍加身,所以登基后的赵匡胤有两件大事要办,首先就是打压武将,遏制五代十国以来武将动不动就弑君的臭毛病。”
“其次就是统一天下结束战乱,统一天下是要给武将放权让武将出力的,但五代十国的背景决定了不能给武将放权,非但不能还要打压武将,给武将套上缰绳枷锁,防止他们胡作非为,既希望武将出力又不能给武将太大的权力,这事是不是很矛盾?”
刘关张诸葛集体牙疼。
五代十国的武将跟司马家一样将自己的信誉败坏完了,导致君王不敢信任重用了,但君王统一天下又需要武将卖命,这不是左脑攻击右脑,大脑攻击小脑吗?
这也太矛盾了,这位宋太祖赵匡胤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