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6、庆功宴+意外接着意外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306、庆功宴+意外接着意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月底,天空还下起小雨。
    春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洛阳街道上人们弹冠相庆,奔走相告,激动谈论,街头巷尾重新热闹起来。
    前线胜利的春风,驱散阴霾,整个洛阳的氛围都为之一变。
    赵府里,礼部尚书之女曹颖,皇后的御侍女官带来消息。
    全府上下欣喜若狂,激动落泪。
    主母高宁英立即令厨房去采购鸡鸭猪羊,杀鸡宰羊庆贺,宴请亲朋好友。
    随后朝廷的喜报也到了,是兵部和礼部官员一起送来的,有陛下嘉奖和称颂的圣旨,黄金百两,御宝宫花,宝瓶,御用瓷器等。
    高宁英与率全家出迎,随后邀请传旨官员们进府里宴饮。
    要是平时,他们肯定不会答应。
    朝堂上是不能随意站队的,这几天还有活生生的例子。
    十多人栽了,连同卫亲王一块。
    听说卫亲王在宗正寺监押后,除构陷前线大将赵立宽外,又接连查出指使克扣大军军粮,指使地方官贪墨中饱私囊,倒卖秦岭国有古木等一系列事情。
    这些事,站他背后的官员都脱不了干系。
    但如今前线大胜的消息传来,正是站队风险最小的时候,赵立宽之前就是殿前指挥使,如今又加梁州节度使。
    而他的妻子是高郡王的女儿,如今被加北宁郡主,煊赫异常。
    等其回京后前途难以限量。
    有这么个大好时机能拉近自己与赵府的关系。
    赵府里热闹非凡。
    主母高宁英有身孕在身,不好主持事务,好在二姐高梅在,还有小蓉帮忙,还有她从教坊司买回来的官宦之后唐诗语。
    二姐夫也来了,但他就是个书生,十指不沾阳春水,帮不上什么忙。
    这是庆祝家主打了胜仗的宴。
    高宁英也派人请了诸位在朝堂上帮助过丈夫的人。
    包括吴光启、司马忠两位政事堂相公,以及礼部尚书,兵部员外郎等诸多朝廷官员。
    高二姐和二姐夫见了这名单,看着都头晕,这好几位都是朝堂上的紫袍大员。
    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接触到的大人物。
    二姐瞪大眼睛问:“他们都会来吗?”
    高宁英坐在上方,双手放在小腹上,脾气比以前平和许多,大概是孩子的缘故:“不知道,他们都是在朝堂上帮夫君说话的。
    我们诚心邀请以表谢意,至于来不来是他们的事。”
    二姐点头,随即把请柬都交给站在旁边的二姐夫:“你拿去交给门房,让他们赶快安排人去送。
    嘴里嘟囔:“赵立宽排场可真大,人还没回来呢.....”
    高宁英笑着提醒二姐:“待会在那些大人物面前你可不能这么直呼其名,要么叫殿帅,要么称冠军大将军。
    春闱将近,免得耽误了姐夫的前程。
    “我知道了。”
    高宁英又对旁边笔直站立的唐诗语道:“诗语,你去点几个丫鬟,支使她们去库房取些宫花灯笼彩绸,把里外几进门都装点得体热闹些。
    “是,夫人。”
    高宁英笑道:“不是说了,不要叫我夫人,称我姐姐就行,你指点她们摆弄就行,有你在我才放心。”
    唐诗语感激躬身行礼:“姐姐放心,我这就去了。”
    高宁英点头,唐诗语是官宦家自小培养出来的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去装点不会弄得太俗太艳,审美有底子,不会入不了大人物的眼。
    整个府里上下忙碌,高宁英又是高兴又是感动。
    夫君家书也随战报一块到京,是兵部官员献媚,亲自送来的。
    家书上说了很多令他脸红肉麻的话,他也不知收敛,万一被别人看到了怎么办......
    随后又说了钟剑屏受伤的事,还说他什么都好,纵横万里席卷八荒,不要几个月就能全歼代军。
    看得她又担心又好笑,她知道战场上的事哪有那么容易的,不过不想让自己担心罢了。
    她有些担心钟剑屏。
    钟剑屏从小在她身边陪着她长大,既是亲兵心腹,也是好朋友。
    她知道钟剑屏的性格,她表面强硬,其实敏感,很容易硬撑,怕她受伤了还要逞强。
    听说她现在在中阳县修养,高宁英寻思,要不派人去将她运回京城养伤。
    但考虑到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说不定会加重伤情,又放弃这个想法。
    到下午些时候,小蓉在外面指挥家里的下人忙碌。
    二姐夫去帮忙写礼单,只有二姐陪着她。
    这时外面门房匆匆来报,说有贵客来了。
    高宁英让二姐与自己出去迎接。
    结果吴相公、司马相公、礼部尚书、兵部员外郎,还有吴相公孙女吴仙衣,礼部尚书女儿曹颖等都来了。
    高二姐看傻了眼,连落后妹妹半步,挽着她不敢说话。
    这些相公大员也十分有分寸,直到赵立宽不在家,赵府都是女主人主事,所以全是带着妻子,夫妻俩一块来的。
    高宁英一一迎接礼遇,又让二姐夫来帮忙,请到里面落座。
    随后上前拉住害羞得不敢抬头说话的吴仙衣纤纤玉手,“妹妹来了,一块进去吧。”
    吴仙衣点头,脸颊上都快滴出血了。
    众人一道落座,晚宴十分隆重,前线的大胜让众人都备受鼓舞。
    或者换句话说,在座的都是赵立宽的支持者,赵立宽打了胜仗,他们都是获益的。
    高宁英介绍了她的二姐和二姐夫,并介绍其父乃知府是大庆府知府卢应环。
    在座的都只是微微点头。
    大庆府是个中府,在地方上那不得了,但在国家核心枢要部门的相公面前那便不值一提了。
    多数地方官员都是他们任命的,陛下不过象征性的同意一下。
    大伙其乐融融,都谈论起赵立宽的事迹来。
    众人无不赞叹,司马相公更是连连称赞,毫无相公的架子,不断的夸奖赵立宽。
    吴相公反而收敛些,虽然有称赞,也时不时提出批评,说让她要监督劝说,让夫君改改。
    高宁英作亲密态拉着娇羞的吴仙衣,连连称是。
    高宁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她自然明白官场上的东西。
    司马相公虽然好话不断,但却不像吴相公那样亲近。
    吴相公的孙女要嫁给夫君,他是真把夫君当一家人了,所以才会说出那些批评的话,是打心里为夫君好。
    毕竟往后都是一家人。
    司马相公话虽好听,但都是外人想拉近关系,自然要追捧。
    话虽然好听,但只当听个乐就成。
    众人正其乐融融时外面来报,显平公主居然来了。
    在座都不敢怠慢,一起出去迎接。
    见这么多人,公主也惜了。
    原来她是听说赵立宽前线大胜的消息后,想来报喜的,毕竟她和高宁英私交很不错。
    正好赶上,她又是个爱凑热闹的,就一块入内落座了。
    显平公主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对舞枪弄棒最感兴趣,对前线打仗的事也感兴趣。
    拉着高宁英的手便激动问起作战的细节了。
    高宁英确实知道不少,夫君给他的私信里写了许多,大大满足了公主的好奇心。
    越听越激动,旁边的吴仙衣都被她挤到一边也没注意。
    中途高宁英细腻的凑过去拉着小姑娘的手道:“妹妹别介意,公主没什么恶意,她就这种性格,常大大咧咧的。”
    公主停下喝了两杯桃花酒,也发现自己的无礼,回头拉着吴仙道:“哎呀,好个粉雕玉琢的好姑娘,母后常夸你呢。
    我一时失礼了,小侄女别在意,我这里给你赔礼了。”
    她笑咯咯的说,吴仙衣则连懂规矩的回礼。
    高二姐拉了拉妹妹的衣角,都有些不敢说话了,这一桌又是公主又是相公的她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高宁英知道二姐紧张,便凑过去,与她坐近些。
    就在这时,门房又急匆匆跑进来汇报,门外来了贵客。
    高宁英已经习惯了,彷佛今晚谁来都不意外,问:“报了姓名,有名帖吗?”
    门房摇头:“不肯出示门贴,只说请夫人出去见面。”
    随后又小声补充:“还带了二十多名着甲的护卫。
    听见着甲,高宁英立即意识到来人不简单。
    能在京城内着甲的,只有皇城里的禁军!
    她不敢怠慢,起身与贵客们打了招呼,说外面有客人来,她去迎接。
    随后叫上二姐,一直在她身边伺候的唐诗语便往外门去。
    此时已近黄昏,光线有些昏暗。
    但才到第一重大门前,隐约见到门口两位老人的轮廓,高宁英心头一震。
    顿时知道谁来了,急忙要上前行礼,就被叫住。
    “免礼,慢点走,你肚子里还有孩子呢。”皇后的声音传来。
    高宁英连行礼道:“谢皇后娘娘。”
    高二姐呆住了,一时不知所措。
    唐诗语惊讶万分,但很快反应过来,低下头去行礼,还乘机拉了一把发呆的高二姐。
    二姐反应过来,连跟着低头行礼,不敢去看。
    高宁英上前,连叫来护院头子,嘱咐他们,让外面的禁军进来,接管府里的。
    护院得知来人身份,不敢怠慢,连去外面引禁军进来。
    皇后拉着高宁英的手嘘寒问暖,问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样,最近有没有不舒服。
    而后方被免礼起身,低头不敢看的高二姐和唐诗语此时已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不知该如何应对。
    很快,随行来的二三十名着甲武德司禁军接管府内大小门廊要道,随后回复天子。
    高宁英这才敢领着两位老人往里面去。
    一路上,皇后十分亲热,拉着她的手跟她说了许多有身孕期间要注意的事。
    一路让她慢慢走,怕伤了肚里的孩子。
    又再三嘱咐:“别着凉,屋里的窗户少开。
    酒一点也喝不得,平日也不能不走动,但不能快了,让下人给你纳个厚鞋底,至少要一寸厚。”
    皇后眼里都是光:“赵立宽在前线打仗,那是卖了命的,这孩子是他的血脉,可千万郑重。
    高宁英连道:“谢皇后关怀,臣妾定会牢记教诲。”
    “嗯,好好急着,等我回宫命人给你送些菟丝子、桑寄生、续断还有山东那边进贡的阿胶过来。
    这些都是安胎的。”皇后一路走一路交代,拉着高宁英的手不肯放开,如对自己儿女一般。
    高二姐唐诗语远远跟着也惊得说不出来。
    皇后对高宁英居然这么亲热,那可是皇后!
    高二姐这一天更是接连惊讶得都已经疲惫了,先是相公大员,又是公主,如今连天子皇后都来了。
    这赵立宽有多大的面子啊,他人还在前线没回来呢。
    那边妹妹高宁英正跟天子皇后解释今天家里为什么这么热闹。
    陛下听后道:“他们倒是知道风往哪里吹。
    吴公、司马公两位确实该谢他们。
    也是赵立宽有本事,本事大的自然会引人攀附。”
    听了这话,高宁英也不敢说话,甚至有些紧张,生怕陛下误会他们结党营私。
    陛下一路不动声色,众人静悄悄不说话。
    直到到了大堂宴会厅里,见在座的五花八门,高宁英连忙介绍。
    既有朝廷官员,官员们的妻子女儿孙女,也有来凑热闹的公主,还有二姐二姐夫,以及她从教坊司买回来伺候夫君的官宦之女。
    众人见了天子皇后圣驾,都纷纷急起身拜迎。
    见这鱼龙混杂的情形,陛下才点点头,露出笑来。
    高宁英忙命人收拾出上座,请天子皇后落座。
    之后酒宴才得以继续。
    皇后一直拉着高宁英的手,跟她说孩子的事,又问她准备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
    高宁英也很高兴,面色微红道:“要等夫君回来,他给孩子取名。”
    皇后点头,满意道:“这时对的。”
    高宁英向皇后感叹:“只可惜夫君自小无父无母,也不知他祖上在哪,孩子的根在哪。
    今仰赖陛下皇后洪福,夫君沙场拼搏,建功立业,也算给孩子打下根基,还得圣人厚爱,也是天大的福分。”
    高宁英说的是漂亮话,乘机追捧天子皇后,可听在两人耳中,却又是另一番意味。
    皇后不说话,皇帝缓缓放下手中酒杯。
    高宁英有些慌了,还以为她说错什么话。
    皇后安抚她道:“不关你的事,只是触景生情,想到一些往事罢了。”
    皇帝则道:“等出生了,第一时间派人来告诉朕。”
    当天的晚宴外人并不知道,帝后轻飘飘的来,也静悄悄的走了。
    但在京城高层官场里却是人尽皆知,也透露出了明确的风向。
    赵府的庆功宴,帝后请临,如果连这么明显的政治信号都看不懂,那官场也是白混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