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8章 真正首功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8章 真正首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8章真正首功(第1/2页)
    郭宗训没有再继续表态,而是静静地看着老爹郭荣。
    郭荣却是沉吟了很久。
    终于,他先是目光复杂地看了眼好大儿郭宗训,而后直接看向赵匡胤,正色道:
    “赵指挥使,你真敢立军令状?”
    赵匡胤没有半点犹豫,当即正色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郭荣点点头:“来人,让赵将军立军令状!”
    就在赵匡胤立军令状时,郭荣又正色道:“赵指挥使,你给朕听好了!”
    “让你立军令状并不是为了惩罚你,而是要让你切记此次幽州决战的重要性!”
    “你只管放心去部署,朕自会全力支持你!”
    “记住了,若你真能在辽国援军赶来前拿下幽州,此次北伐之首功,非你莫属!”
    赵匡胤立完军令状,当即信誓旦旦地说道:“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不辱使命?
    赵大啊赵大,有信心是好事,但希望你能一直保持下去……
    心里想着,郭宗训当即开口道:“父皇,可若找赵指挥使失败了呢?”
    郭荣皱了皱眉:
    这小家伙今日是怎么了?
    该不会是为了针对赵匡胤,所以才提出那般异想天开的建议吧?
    差不多得了,别太过分了!
    于是沉声道:“你想怎样……”
    正说着,赵匡胤突然开口道:“陛下切勿动怒,太子殿下也是担心幽州决战。”
    说到此,他转而看向郭宗训,恭敬行礼:“太子殿下放心,军令状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末将若失败了,甘受军法,绝不逃避!”
    不愧是大周第一“魅魔”!
    竟然还在劝老爹别生气……
    郭宗训挑了挑眉,微笑道:“赵指挥使误会了,你身为我大周重臣,又是父皇的心腹爱将。”
    “本宫当然是相信你的,也并不是要逼你如何如何。”
    “只是想说任何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说到此,他又看向老爹郭荣,正色道:“父皇,既然您已经决定了,孩儿自然全力支持。”
    “但孩儿希望父皇能给孩儿一个机会,若赵指挥使失败了,便采纳孩儿的建议……”
    见老爹郭荣完全不为所动,郭宗训暗自叹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这个说法在此时此刻多少有些触霉头,甚至影响士气。
    所以父皇肯定不喜欢听自己这样的话。
    而且这也再次说明,老爹是真的很信任赵匡胤……
    于是委屈地看向老爹郭荣:“父皇恕罪,孩儿知错了!”
    见状,郭荣欣慰地点点头:“无妨,你也是在为幽州决战思虑,朕不会怪罪你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郭宗训只能乖乖地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赵匡胤主导接下来的作战部署。
    整个过程,他都十分安静,一言不发。
    但就在众人讨论得差不多时,郭宗训突然再次找准机会开口道:
    “父皇,孩儿有个建议,不知当不当讲?”
    闻言,一旁的赵匡胤不由地皱了皱眉:
    这小家伙又要搞什么鬼?
    难道还想劝陛下改变主意?
    笑话,陛下心意已决,战术都讨论得差不多了,怎可能轻易改变?
    北伐首功,非我莫属……
    心里想着,他又看向郭荣,只见郭荣犹豫了片刻,道:
    “若还想劝朕采纳你那异想天开的建议,那便不当讲!”
    赵匡胤心底暗暗满意:对嘛,这才是我认识的大周皇帝郭荣……
    郭宗训委屈巴巴地说道:“爹爹误会了,孩儿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郭荣皱了皱眉。
    郭宗训“怯懦”地说道:“爹爹,孩儿是想说,既然刚刚赵指挥使已经说了要攻打涿州,以引蛇出洞、调虎离山。”
    “何不立刻下令,让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发兵北上,先攻易州,再继续发兵涿州,以配合赵指挥使造势,引幽州守军出城!”
    “另外,为了防止北汉趁机偷袭我军腹背,也可下令昭义节度使李筠伺机进攻辽州。”
    “若他们能攻下易州、辽州,也可及时向我军前线输送粮草……”
    闻言郭荣不由地挑了挑眉,原本严肃的脸上瞬间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很好!”
    “训儿说得对,这两条建议当真是及时查漏补缺!”
    “就这么定了,立刻给他们颁旨……”
    嘴上表扬着,心里却暗道:
    这才对嘛!
    臭小子,你若是早这么提建议,别整那些异想天开的馊主意,不还是朕的好大儿吗……
    一旁的赵匡胤也不由地暗自佩服了一小下:
    虽然占据涿州、围困幽州、静待幽州有变的建议太异想天开了。
    但该说不说,就凭现在提出的这两条建议,神童之名当之无愧……
    其余人也都不禁赞叹起来:
    嗯,神童还是那个神童,刚刚只是一时发挥失常罢了……
    见老爹郭荣采纳了自己的建议,郭宗训很是满意。
    因为只要采纳了这两条建议,就算老爹不同意自己占据涿州的建议,但真到了那一天,他一定会觉得很香……
    原因无它!
    在他看来此次北伐,突袭幽州的成功率实在太低了!
    虽然他不是专业的军事家,但毕竟是历史系毕业的,而且男人天生都对战争感兴趣,古代的著名战役他好歹也是研究过的。
    别的不说,史书上对宋太宗赵匡义(赵光义)两征燕云的记载他还是很清楚的。
    特别是成就赵匡义“高粱河车神”美名的高粱河之战。
    赵匡义在平定北汉后,便直接发兵,大举进攻幽州。
    和此次老爹郭荣的想法一样,赵匡义也是想趁着大军消灭北汉士气大振,一口气突袭幽州,进而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
    他也同样亲率大军北伐,甚至攻至幽州城南,一度取得了“(宋)势益张,围城三周,穴地而进,城中民怀二心”的绝大优势!
    可宋军即便连续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幽州城,幽州城依旧久攻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章真正首功(第2/2页)
    最后辽国援军赶到,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
    赵匡义更是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急速南遁,驴蹄子都跑出火星儿了!
    而赵匡义即便腚上中了两箭也丝毫不影响他“驴车漂移”的速度!
    当时赵匡义的部队可比老爹郭荣现在的部队人数更多,士气更盛。
    甚至同样采取了孤军深入,奇袭幽州的战术,但却以惨败告终。
    正是因为这样的“前车之鉴”……
    不对,应该说是“后车之鉴”!
    毕竟此时的赵匡义还没有升级为“高粱河车神”。
    得近二十年后了!
    不过有郭宗训在,就不知道他赵匡义还有没有升级成“高粱河车神”的机会了……
    反正就是因为这高粱河之战,郭宗训才觉得奇袭幽州的胜算很小。
    甚至是不可能取胜!
    而他提出的占据涿州、固守涿州、围困幽州,静待幽州有变的建议,则是充分吸取了“高粱河车神”第二次北伐的经验与教训!
    赵匡义的第二次北伐正是雍熙北伐!
    此次,赵匡义吸取了高粱河之战的教训,不再孤军深入,而是集结二十多万大军,兵分三路,协同作战,势必报“腚中两箭”之仇!
    初期,在潘美、田重进、杨继业、曹彬等名将的猛攻下,捷报频传,宋军可谓是战无不胜。
    东路军曹彬更是一路攻至涿州,顺利占领涿州,只待其他二路合围幽州!
    然而,等辽国援军赶到之后,东路宋军的粮道却经常被辽军的骑兵给截断,故而不得不后撤。
    这也直接导致后续的粮草供应出了大问题,影响了整个东路的进攻。
    东路一败,合围幽州的战略就彻底泡汤了,辽国全力对付其他两路。
    即便有杨继业、潘美、田重进这样的猛将,中西两路也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但在他看来,比起第一次的孤军深入、奇袭幽州,第二次占领涿州的决策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只是因为粮草与具体的细节战术出了问题!
    当然,这两次战斗毕竟和现在老爹郭荣的这次北伐不同。
    无论是敌方将领还是我方战况,都不可同日而语。
    总而言之:
    奇袭幽州的胜算太小,更何况敌方守将是鼎鼎大名的缩头将军萧思温,更加会坚守待援!
    等援军一来,只怕老爹定会与赵匡义第一次北伐一样,落个惨败的下场!
    而就算占据了涿州,现在的大周也没有中西二路大军来合围幽州。
    等辽国援军来了,拿下幽州的可能也同样微乎其微!
    这是不争的事实!
    难度也都摆在那里……
    但别忘了,他毕竟是历史系毕业的!
    虽然他变不出像赵匡义那样的中西二路大军,但他可以根据雍熙北伐的经验,尽力固守涿州而与辽国对峙!
    更重要的是,他还很清楚辽穆宗耶律璟、萧思温,以及其他大辽官员的资料!
    这里面或许就大有发挥空间了……
    所以,在他看来,靠奇袭是绝拿不下幽州的,想要拿下幽州的关键就只有两个:
    据涿州而与辽军对峙!
    静待幽州有变,没有“变”也得强行制造“变”!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他反复构思设计无数遍后决定的方案,毕竟也没有经过验证。
    所以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胜算能有几分……
    但还是那句话:既然上了赌桌,干就完事了!
    老爹追梦,当儿子的怎能不尽全力托举?
    而让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发兵北上,先攻易州,再攻涿州,让昭义节度使李筠伺机进攻辽州,这便是他整个计划的第一步!
    至于第二步,当天下午,他就在自己的营帐中单独召见了他的腰胆韩瞪眼。
    看着韩瞪眼没精打采的样子,郭宗训笑了笑:
    “韩将军这是怎么了?”
    “莫不是在为父皇采纳了赵指挥使的计策而不高兴?”
    韩通叹了口气,不甘道:“殿下,我只是不服,陛下都说了,若他的计策成功,顺利拿下幽州,此次北伐的首功,就非他赵匡义莫属!”
    “如果真是这样,只怕日后殿前都点检的位子也非他莫属了!”
    说到此,他颇有些怒其不争地看向郭宗训,嘟囔着嘴:“殿下您也是的,怎么就出了那么个不靠谱的建议……”
    郭宗训笑了笑:“放心吧!”
    “你可是本宫的腰胆!”
    “有本宫在,此次北伐,真正首功,非你莫属……”
    闻言,韩瞪眼瞬间将眼睛瞪到了最大:
    “殿下,您、您这是……”
    ……………………………………
    说明:
    1、关于赵匡义腚中两箭:
    据《默记》记载:“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云。”
    此外,还有众多史料提及赵匡义在高粱河之战中大腿中两箭,如“赵炅大腿中两箭,只身逃离战场。”“赵光义大腿中箭后亲自驾驶驴车逃命。”等。
    这些记载都表明赵匡义在高粱河之战中确实中了两箭,且箭伤对他的身体状况产生了长期影响,最终他也因箭疮发作而去世。
    至于到底是不是屁股中箭,管他呢,不是也是了!
    2、关于赵匡义二两北伐:
    第一次北伐是在太平兴国四年,也就是979年,宋太宗赵匡义在灭亡北汉后,不顾宋军疲惫和粮草供应不足,企图乘胜一举夺取幽州,收复燕云十六州,最后却大败而归!
    第二次北伐是发生在雍熙三年,也就是986年,赵匡义经过数年准备,认为辽帝年幼、承天太后萧绰摄政、内部不稳,是可乘之机,于是决定再次分兵三路北伐辽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这两次都失败了!
    内容太多,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资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