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59章 被重用的朱老四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59章 被重用的朱老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元璋手里的是文武大臣,是这个时代最为有能力的一批人。
    而马寻的定位就有点意思了,他看似是要拿住那么些大人物的子弟,让这些毛头小子们去做些事情。
    看似是一言难尽,不过马寻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马祖回到府中,已是深夜。他坐在书房中,盯着案上的火器图纸,心中思绪万千。这场大火,来得蹊跷,火器库的守卫森严,寻常人绝难靠近,更别说纵火。他心中已有怀疑,但霍全庆老谋深算,若无确凿证据,贸然上奏,反倒会打草惊蛇。
    他沉吟片刻,唤来亲信护卫:“去请陈之栋和李铁匠来,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陈之栋与李铁匠匆匆赶来。两人脸上尚有未洗净的烟灰,显然刚从火器库回来。
    “国舅爷。”两人拱手行礼。
    马祖点头,开门见山道:“火器库的火,绝非意外。你们在火场中可有发现?”
    陈之栋皱眉道:“火势从库房后院燃起,那处平日无人靠近,且火势蔓延极快,像是有人事先泼了油。更奇怪的是,守夜的士兵全数昏迷,未见任何挣扎迹象。”
    李铁匠补充道:“臣在废墟中找到了几块残片,似乎是铁器熔化后的痕迹,但具体用途尚不清楚。”
    马祖神色一凝,缓缓道:“有人蓄意破坏,且手段老练,绝非寻常宵小所为。”
    陈之栋低声道:“国舅爷的意思是……霍全庆?”
    马祖缓缓点头:“十有八九是他。他一直反对火器改革,如今见火器营初成,恐怕是坐不住了。”
    李铁匠怒道:“那我们岂能坐以待毙?不如直接上奏陛下,揭发他!”
    马祖却摇头:“证据不足,贸然上奏,反倒会让他有机可乘。我们需得设法找到确凿证据,让他无法抵赖。”
    三人沉默片刻,陈之栋忽然道:“若要查出幕后黑手,不如从火器库的守卫入手。那夜守夜的士兵若被人下药,定是有人与内应勾结。若能找到他们服下的药物来源,或许能顺藤摸瓜。”
    马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主意。陈之栋,你立刻去查那夜守卫的去向,以及他们最近的饮食来源。李铁匠,你带人继续在火器库废墟中搜寻线索,尤其是那几块铁器残片,务必查明来历。”
    两人领命而去,马祖则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连夜送往边关。他知道,若要扳倒霍全庆,仅靠朝堂上的较量远远不够,还需借助军中力量。
    翌日清晨,马祖便前往兵部,召集火器营士兵,亲自监督火器库的重建工作。他下令增设夜间巡逻队,严格审查进出人员,并在库房周围加装防火墙与水井,以防再次遭袭。
    与此同时,朝中风向也悄然变化。霍全庆在火器库失火后,频频与军中旧派将领密会,暗中拉拢,试图削弱马祖的影响力。他甚至在朱元璋面前多次进言,称火器终究不如骑兵,若将过多资源投入火器营,恐会影响军中平衡。
    朱元璋虽未明言支持霍全庆,但对火器的态度也逐渐趋于谨慎。他开始要求马祖在三个月内完成火器营的整训,并在演习中展示火器的实际战力,若效果不佳,便要考虑削减火器营的编制。
    马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若不能在演习中展现火器的真正威力,不仅火器营将被裁撤,他多年心血也将付诸东流。
    他立刻召集火器营的将领与工匠,开始制定演习计划。他决定在城外的训练场进行一场模拟攻防战,以火器为主力,配合骑兵与步兵,展现火器在战场上的真正作用。
    演习当日,朱元璋亲临观战。马祖亲自指挥火器营,布阵于高地,利用火器的射程优势,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火器部队齐射时,密集的弹雨瞬间将敌军阵型打乱,骑兵趁势冲锋,步兵随后推进,迅速击溃敌军。
    朱元璋看得连连点头,连连称赞:“此战之胜,火器之功不可没!”
    演习结束后,朱元璋当场下旨,正式批准火器营扩编,并下令兵部拨款,支持火器制造与推广。
    霍全庆脸色铁青,却无话可说。他知道,马祖已彻底在军中站稳脚跟,若再不行动,恐怕再无机会。
    与此同时,陈之栋也传来了调查结果。火器库失火当晚,守夜的士兵曾饮用一批不明来源的酒水,而那批酒水中含有某种迷药。经过追查,这批酒水来自城中一家名为“天香楼”的酒馆,而那家酒馆的幕后东家,正是霍全庆的亲信。
    马祖拿到证据后,立刻上奏朱元璋,揭露霍全庆纵火之罪。
    朱元璋震怒,下令彻查。霍全庆虽百般狡辩,但证据确凿,最终被革职查办,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朝中旧派势力大受打击,火器改革的阻力也随之减弱。马祖趁势推动火器营的扩建,并在各地设立火器制造工坊,培养工匠与士兵,逐步建立起一支以火器为主力的新型军队。
    数月后,北方边关再次传来战报,鞑子大军压境,意图复仇。朱元璋召见马祖,命他率火器营出征,迎战敌军。
    马祖领命,整顿军备,再度踏上征途。这一次,他不仅要证明火器的价值,更要彻底终结旧势力对军权的掌控,为大明的军事变革铺平道路。
    北疆战场上,马祖再次布阵于高地,火器营列队待命。敌军冲锋而来,火器齐发,密集的弹雨如暴雨倾泻,敌军阵型瞬间崩溃。骑兵趁势出击,步兵紧随其后,一场大战,敌军大败,狼狈逃窜。
    战报传回京城,朱元璋龙颜大悦,亲自下旨,封马祖为“镇国将军”,统领火器营,并赐府邸一座,以示嘉奖。
    从此,马祖不仅在朝中地位稳固,更在军中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威信。他的火器改革,彻底改变了大明的军事格局,也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而这场火器之争,也终于落下帷幕。
    马祖回到府中,已是深夜。他坐在书房中,盯着案上的火器图纸,心中思绪万千。这场大火,来得蹊跷,火器库的守卫森严,寻常人绝难靠近,更别说纵火。他心中已有怀疑,但霍全庆老谋深算,若无确凿证据,贸然上奏,反倒会打草惊蛇。
    他沉吟片刻,唤来亲信护卫:“去请陈之栋和李铁匠来,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陈之栋与李铁匠匆匆赶来。两人脸上尚有未洗净的烟灰,显然刚从火器库回来。
    “国舅爷。”两人拱手行礼。
    马祖点头,开门见山道:“火器库的火,绝非意外。你们在火场中可有发现?”
    陈之栋皱眉道:“火势从库房后院燃起,那处平日无人靠近,且火势蔓延极快,像是有人事先泼了油。更奇怪的是,守夜的士兵全数昏迷,未见任何挣扎迹象。”
    李铁匠补充道:“臣在废墟中找到了几块残片,似乎是铁器熔化后的痕迹,但具体用途尚不清楚。”
    马祖神色一凝,缓缓道:“有人蓄意破坏,且手段老练,绝非寻常宵小所为。”
    陈之栋低声道:“国舅爷的意思是……霍全庆?”
    马祖缓缓点头:“十有八九是他。他一直反对火器改革,如今见火器营初成,恐怕是坐不住了。”
    李铁匠怒道:“那我们岂能坐以待毙?不如直接上奏陛下,揭发他!”
    马祖却摇头:“证据不足,贸然上奏,反倒会让他有机可乘。我们需得设法找到确凿证据,让他无法抵赖。”
    三人沉默片刻,陈之栋忽然道:“若要查出幕后黑手,不如从火器库的守卫入手。那夜守卫的士兵若被人下药,定是有人与内应勾结。若能找到他们服下的药物来源,或许能顺藤摸瓜。”
    马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主意。陈之栋,你立刻去查那夜守卫的去向,以及他们最近的饮食来源。李铁匠,你带人继续在火器库废墟中搜寻线索,尤其是那几块铁器残片,务必查明来历。”
    两人领命而去,马祖则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连夜送往边关。他知道,若要扳倒霍全庆,仅靠朝堂上的较量远远不够,还需借助军中力量。
    翌日清晨,马祖便前往兵部,召集火器营士兵,亲自监督火器库的重建工作。他下令增设夜间巡逻队,严格审查进出人员,并在库房周围加装防火墙与水井,以防再次遭袭。
    与此同时,朝中风向也悄然变化。霍全庆在火器库失火后,频频与军中旧派将领密会,暗中拉拢,试图削弱马祖的影响力。他甚至在朱元璋面前多次进言,称火器终究不如骑兵,若将过多资源投入火器营,恐会影响军中平衡。
    朱元璋虽未明言支持霍全庆,但对火器的态度也逐渐趋于谨慎。他开始要求马祖在三个月内完成火器营的整训,并在演习中展示火器的实际战力,若效果不佳,便要考虑削减火器营的编制。
    马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若不能在演习中展现火器的真正威力,不仅火器营将被裁撤,他多年心血也将付诸东流。
    他立刻召集火器营的将领与工匠,开始制定演习计划。他决定在城外的训练场进行一场模拟攻防战,以火器为主力,配合骑兵与步兵,展现火器在战场上的真正作用。
    演习当日,朱元璋亲临观战。马祖亲自指挥火器营,布阵于高地,利用火器的射程优势,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火器部队齐射时,密集的弹雨瞬间将敌军阵型打乱,骑兵趁势冲锋,步兵随后推进,迅速击溃敌军。
    朱元璋看得连连点头,连连称赞:“此战之胜,火器之功不可没!”
    演习结束后,朱元璋当场下旨,正式批准火器营扩编,并下令兵部拨款,支持火器制造与推广。
    霍全庆脸色铁青,却无话可说。他知道,马祖已彻底在军中站稳脚跟,若再不行动,恐怕再无机会。
    与此同时,陈之栋也传来了调查结果。火器库失火当晚,守夜的士兵曾饮用一批不明来源的酒水,而那批酒水中含有某种迷药。经过追查,这批酒水来自城中一家名为“天香楼”的酒馆,而那家酒馆的幕后东家,正是霍全庆的亲信。
    马祖拿到证据后,立刻上奏朱元璋,揭露霍全庆纵火之罪。
    朱元璋震怒,下令彻查。霍全庆虽百般狡辩,但证据确凿,最终被革职查办,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朝中旧派势力大受打击,火器改革的阻力也随之减弱。马祖趁势推动火器营的扩建,并在各地设立火器制造工坊,培养工匠与士兵,逐步建立起一支以火器为主力的新型军队。
    数月后,北方边关再次传来战报,鞑子大军压境,意图复仇。朱元璋召见马祖,命他率火器营出征,迎战敌军。
    马祖领命,整顿军备,再度踏上征途。这一次,他不仅要证明火器的价值,更要彻底终结旧势力对军权的掌控,为大明的军事变革铺平道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