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58章 公侯、外戚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58章 公侯、外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和文官争斗的事情根本没什么可在意的,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按摩结束,马寻叫醒朱雄英,“起来喽,得出去玩了。”
    朱雄英和马祖佑立刻来了精神,这是一直都惦记着的。
    马秀英笑着对马寻说道,...
    “那火器造得如何?”马祖一边走一边问陈之栋,后者刚从火器试制现场赶来,脸上还带着烟灰和汗水,显然刚经历了一番激烈的试验。
    陈之栋擦了擦脸上的灰,点头道:“基本成型了,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马祖,你这新枪的结构确实比现在的火铳复杂不少,尤其是那个火绳装置,一旦点火,几乎可以连续射击,不过……”他顿了顿,语气略显迟疑,“火药的配比和装填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否则容易炸膛。”
    马祖闻言,眉头一皱,随即又舒展开来,笑道:“炸膛?那说明还没完全稳定,不过没关系,只要能连续射击,就有改进的空间。你回去告诉他们,先别急着大规模制造,先让几个老工匠试试,看看哪里容易出问题。”
    陈之栋点头应下,正要离开,忽然又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对了,霍全庆那边也派人来问了,说是要亲自来试枪。”
    “他?”马祖挑了挑眉,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那就让他来吧,正好让他看看,我马家的火器,可不是他一句话就能打压下去的。”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个身穿锦衣卫服饰的中年男子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马祖面前,单膝跪地,抱拳道:“国舅爷,宫中传来消息,陛下召您即刻入宫,有要事相商。”
    马祖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锦衣卫起身退下,陈之栋则低声问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马祖摇头,神色略显凝重:“不知道,但既然是陛下亲自召见,想必不是小事。”
    两人告别后,马祖便带着几个亲随,快步赶往皇宫。一路上,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这次召见,恐怕和火器有关。
    果然,当他踏入乾清宫时,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旁边站着霍全庆,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臣马祖,叩见陛下。”马祖行礼道。
    朱元璋抬手示意他起身,随即开门见山地说道:“马祖,你最近在研制新式火器的事,朕已经听说了。霍爱卿说,此事关系重大,需得朕亲自定夺。”
    马祖拱手道:“回陛下,臣确实在尝试改进火器,目的只是为了提升我军战力,并无他意。”
    霍全庆冷笑一声,道:“提升战力?你倒是说得轻巧。火器本就威力有限,若再胡乱改进,万一出了岔子,岂不是误了军国大事?”
    马祖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霍大人,火器虽有不足,但若加以改进,未必不能成为战场上的利器。臣所研制的新式火绳枪,已初步试验成功,射程远超现有火铳,且可连续射击,若能推广,必能助我大明将士横扫敌军。”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你说的这些,朕暂且信你。但火器终究只是辅助之物,真正的战力,还是要靠骑兵与步兵配合。你若真有本事,不妨亲自带兵上阵,用事实来证明你的火器之利。”
    马祖心中一动,随即明白了朱元璋的意图。皇帝这是要让他亲自出征,用实战来检验火器的威力。
    他当即抱拳道:“臣愿效犬马之劳,若陛下允许,臣愿亲自带队,前往边关试练火器。”
    朱元璋微微一笑,点头道:“好,既然你有此心,朕便准你暂调边军五千,前往北疆,与鞑子一战。若真能建功,朕自当重重赏你。”
    霍全庆脸色一沉,显然没想到朱元璋会答应得如此爽快。他原以为皇帝会对火器持怀疑态度,没想到反倒给了马祖一个机会。
    马祖心中大定,躬身谢恩:“臣谢陛下恩典,定不负所托。”
    离开皇宫后,马祖回到府中,立刻召集亲信,开始筹备北疆之行。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军事试验,更是一次政治博弈。霍全庆等人显然不希望他成功,若他能在战场上用火器击败敌人,便能彻底打破旧势力对火器的偏见。
    与此同时,常遇春也闻讯赶来,兴奋地说道:“马兄,这次你可真是大展宏图了!我听说你要带兵出征,我已经让兵部那边准备好五千精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绝对听你调遣。”
    马祖笑道:“多谢常兄支持,不过这次出征,除了士兵,我还需要一些工匠随行,负责火器的维护与改进。”
    常遇春拍胸脯道:“没问题,我这就让人去安排。”
    几天后,马祖带着五千士兵和一队工匠,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北疆。临行前,马秀英亲自为他送行,叮嘱道:“你此去务必小心,火器虽好,但也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冒进。”
    马祖点头应下,心中却已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这场战争,证明火器的价值。
    北疆之地,风沙漫天,寒风刺骨。马祖率军抵达前线后,立刻开始部署。他将火器部队布置在高地上,利用地形优势,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
    几日后,鞑子大军果然来袭。马祖一声令下,火器部队齐齐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将敌军阵型打乱。鞑子骑兵虽然勇猛,但在火器的压制下,根本无法靠近。
    最终,马祖以五千兵力大败数万敌军,彻底扭转了北疆战局。
    战报传回京城,朱元璋龙颜大悦,亲自下旨嘉奖马祖,并下令大规模推广火器。霍全庆等人见大势已去,也只能默认火器的地位。
    从此,马祖不仅在朝中地位稳固,更在军中树立了威信。而他的火器改革,也正式拉开了大明军事变革的序幕。
    北疆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整个朝廷为之震动。朱元璋龙颜大悦,亲自召见马祖,当庭赐下御酒三杯,并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示嘉奖。朝中群臣也纷纷前来道贺,连一向对马祖冷眼相待的霍全庆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只是那笑意中藏着几分勉强。
    “国舅爷,此战大胜,陛下龙心大悦,您可是立了大功。”霍全庆拱手道,“不过,火器虽好,终究只是辅助之物,若要真正稳住军心,还需以骑兵为主。”
    马祖淡然一笑,道:“霍大人说得有理,但火器若能与骑兵配合,岂不更强?”
    霍全庆微微一滞,随即笑道:“国舅爷说得有理,自然是兵种配合为佳。”
    两人各怀心思,表面上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马祖心中清楚,霍全庆虽表面示好,实则仍对火器心存芥蒂,甚至可能暗中掣肘。他虽得皇帝信任,但朝堂之上,终究不是一人独舞之地。
    回到府中,马祖立刻召集亲信工匠,开始对火器进行进一步改良。他深知,北疆一战虽胜,但火器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装填速度慢、射程不均、火药易受潮等。若不加以改进,即便朝廷推广,也难以真正发挥威力。
    “这次的火绳枪虽能连续射击,但装填火药仍需时间,若在战场上遇到突袭,恐怕难以应对。”陈之栋皱眉道。
    马祖点头,道:“我已想到这一点,打算在枪身内部加装一个可旋转的弹仓,每次射击后,弹仓自动旋转,对准枪管,便可节省装填时间。”
    “弹仓?”陈之栋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制造起来恐怕不易,需要精密的机械工艺。”
    “那就请工匠们多加研究。”马祖沉声道,“火器改良,关乎我大明军力,绝不能马虎。”
    与此同时,朝中风向也在悄然变化。霍全庆虽表面上未再阻挠火器推广,但暗中却开始拉拢军中旧派将领,试图以骑兵为主、火器为辅的策略,削弱马祖在军中的影响力。而常遇春则坚定地站在马祖一方,不断向皇帝进言,力主加强火器部队建设。
    “陛下,火器虽非万能,但在守城、攻寨、伏击等战事中,其威力远超骑兵。”常遇春在朝会上慷慨陈词,“若能建立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辅以骑兵机动,必能横扫敌军。”
    朱元璋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常爱卿所言有理,朕已命兵部筹备火器营,由马祖亲自操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霍全庆脸色微变,正欲开口,却被朱元璋抬手制止。
    “朕已决意,火器之事,由马祖全权负责。”朱元璋语气坚定,“若有异议者,可退朝后单独进谏。”
    霍全庆只得作罢,心中却已暗暗盘算。他知道,若再不行动,马祖的权势将愈发稳固,届时再想扳倒他,便难如登天。
    与此同时,马祖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火器营的建立。他亲自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兵,开始进行火器训练。每日清晨,士兵们便在操场上练习装填、瞄准、射击,马祖亲自监督,严格要求。
    “火器虽强,但若不能精准射击,便是废物。”马祖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整齐列队的士兵,沉声道,“你们要记住,火器不是万能,但若能练到极致,便是战场上的杀器。”
    士兵们齐声应诺,士气高昂。
    然而,就在火器营逐渐成型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平静。
    一日深夜,马祖正在书房中研究火器图纸,忽然听到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亲信护卫闯入书房,神色凝重。
    “国舅爷,不好了,火器库起火了!”
    马祖猛然起身,脸色骤变:“火器库?!”
    “是,火势极大,已经烧毁了半边库房,火药、火铳皆有损失,工匠们正在全力抢救。”
    马祖心头一沉,火器库乃是火器营的核心,若被焚毁,不仅会造成巨大损失,更会动摇军心。他立刻下令:“召集所有亲卫,随我前往火器库!”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往火器库,远远便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火器库周围已是一片混乱,工匠与士兵们正在奋力扑救,但火势蔓延极快,许多火药桶已被引燃,爆炸声此起彼伏。
    “快!封锁火源,抢救火器!”马祖大声指挥,亲自冲入火场,指挥士兵搬运火药桶,防止更大规模的爆炸。
    火势持续了整整一夜,直到天明,才被彻底扑灭。火器库损失惨重,大量火药、火铳被毁,数名工匠在抢救过程中不幸遇难。
    马祖站在废墟前,脸色阴沉如水。他知道,这场大火绝非偶然,而是有人蓄意纵火。
    “查!”他冷冷下令,“给我彻查到底,是谁干的!”
    常遇春闻讯赶来,看到火器库的惨状,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国舅爷,此事恐怕不简单,有人在背后捣鬼。”
    “我已命人彻查。”马祖低声道,“若真有人想毁我火器营,那我便让他付出代价。”
    火器库一案震动朝野,朱元璋震怒,下令彻查纵火者。然而,调查进展缓慢,线索寥寥。马祖心中已有怀疑,却苦无证据。
    就在此时,霍全庆却突然上奏,建议暂缓火器营建设,待查明真相后再作定夺。
    “陛下,火器库失火,事关重大,若不查明原因,贸然重建,恐怕再生意外。”霍全庆言辞恳切,“臣建议,暂停火器营建设,待查清幕后黑手,再行决定。”
    朱元璋沉吟不语,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马祖身上。
    马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火器营建设,关乎我大明军力,岂能因一场大火便半途而废?臣愿亲自负责重建火器库,并加强防范,确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即下令:“火器营建设继续,由马祖全权负责,任何人不得阻挠。”
    霍全庆脸色微变,却不敢再言。
    马祖转身离去,心中却已下定决心:若要真正掌控火器,便必须彻底铲除这些暗中的敌人。
    他深知,这场火器之争,才刚刚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