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514父子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514父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内阁,魏广德值房。
    “芦布,什么时辰了?”
    魏广德忙碌了一上午,终于处理完一堆挑选出来的奏疏,都是多多少少交代了点事务的,那些没用的奏疏,都让外面的中书看着票拟了。
    现在空闲下来,魏广德觉得腹中有了饥饿感,于是对着门外问道。
    很快,芦布的身影出现在值房门口,冲里面恭敬道:“老爷,已经午时中了。”
    “那就让外面准备饭菜吧,老爷饿了。”
    听到都中午12点了,难怪感觉饿。
    只能说今天搬进来的奏疏有点多,处理了这么久。
    “是,老爷,我这去就安排。”
    芦布答应一声,转头就往外走。
    魏广德看着人离开,也起身,伸个懒腰,顺带着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
    别看内阁就少了个张居正,可他管的东西多,每天由他处理的奏疏接近全部送进值房让他们处理的三成有余。
    别看魏广德暂摄首辅大权,可就算他把一些事务丢出去,给了张四维和申时行,可交到他这里来的奏疏,也比平时多了近一倍。
    好吧,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与戴王冠必承其重,权利大了,可烦心事儿也会多很多。
    在值房里来回走了几圈,简单活动下筋骨,他就双手撑在书案上,身体四十五度倾斜,做了几个上斜俯卧撑。
    这,也就是在内阁里能做的,不多的运动了。
    不过,官袍穿在身上,衣袖宽大,做起来也不是很舒服。
    可也没办法,这里是衙门,没法像在家里那样穿着随意。
    “咚咚咚.....”
    就在魏广德运动的时候,外面脚步声响起。
    “嗯?今天这么快就把饭食做好了。
    魏广德心里想着,回头朝门口看了眼,结果看到的是身穿飞鱼服的刘守有站在门口正在往里张望。
    很自然,两人视线接触,刘守有马上后退半步。
    魏广德起身,对着外面说道:“思云来了,进来吧,芦布去弄午饭了,你吃了没?”
    听到魏广德呼唤,刘守有这才迈步进门,先向魏广德行礼后才答道:“魏阁老,卑职有急事禀报,还未吃午膳。’
    “那就一起吃吧,反正每顿几个菜,我也吃不完。”
    魏广德笑着,就把他引到正对房门的会客区,那里摆着太师椅和茶几。
    “茶水一会儿等芦布回来给你泡,说说吧,今天有什么要紧事儿,这大中午的就急急忙忙赶过来了。”
    魏广德坐下,就对刘守有说道。
    刚坐下的刘守有急忙起身,从袖中摸出一本书札,双手递向他,嘴里说道:“魏阁老,这是草原最新情报,板升城那里果然如阁老所言,忠顺夫人和顺义王为了大成台吉的遗产打起来了。”
    “什么?”
    魏广德一惊,随即伸手夺过那份情报,马上展开看起来。
    牧天羽并不能确定恰台吉是黄台吉派去板升城的,所以情报里还是按照消息记录“顺义王麾下恰台吉引兵赴板升,与忠顺夫人护卫大战于城外.....”
    其实,大明的密探只知道两军交战,但详细过程却是不甚了解。
    毕竟别看他们只是在那里交战,可撒出去的斥候也一个没少。
    靠太近,很容易被当成地方探子。
    那边都喊杀声大起,这个时候不管被哪方发现,都很难脱身。
    “兵部命令应该已经到宣府了吧。”
    魏广德看完情况,淡淡开口问道。
    “昨晚应该就到了,兵部发的六百里加急。”
    刘守有对六部事务也是了如指掌,当即回道。
    锦衣卫可是在六部都安排坐探,别的什么不管,但对外发出什么文书,大致内容还是知道的。
    详细的,甚至原文也不是不能抄出来,就是容易遭到文官攻讦。
    所以,坐探就只是看,看他们发出了多少文书,大致是个什么事儿。
    详细内容,那不是他们该打听的。
    魏广德想了想,说道:“那就先这样吧,宫里你递进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我才过来的。”
    刘守有知道,他进宫,内廷肯定知道,所以他是先把情报送到司礼监那边,这才来的内阁。
    多亏魏广德提醒,做皇家的鹰犬,还是得摆正位置。
    “晚点,宣府那边应该有奏疏上来,等着看宣府上奏吧。”
    魏广德心里有数,郑洛知道朝廷的意思,再有锦衣卫的情报,肯定会知道怎么做。
    说不好,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
    这已经是紧急军情,所以肯定也会加急送到京城来汇报,所以现在不用多管,看地方上的反馈。
    这也是魏广德判断地方官员称不称职的机会,要是处理不好,事儿了以后,就把换人。
    做得好,自然继续干下去,等到机会合适就让他步步高升。
    这也是他和张居正一般才有趣的办法,也是一个对人才的遴选过程。
    对于郑洛,若是总督任上的差事儿做的好,自然代表可以更进一步,执掌中枢部门。
    若是处置失当,那就等着去南京享福吧。
    而此时,乾清宫里,万历皇帝也完成上午的学业,其实就是按照学士们的安排,让他看书。
    这会儿,也正在等着御膳送过来。
    随手,他就翻看御案上的奏疏。
    第一本,自然就是魏广德昨晚递上来的那本。
    内阁次辅的奏疏,紧要程度自然是最高级的。
    能超过他的,也只有张居正的奏疏。
    只是看完奏疏,万历皇帝脸上玩世不恭的表情消失,已经是一脸凝重。
    昨儿个冯保是单独报了下,把汉那吉骑马摔死的消息,他当时其实也没当回事儿。
    把汉那吉他当然知道,间接促成隆庆和议的人,若不是他跑到宣府投靠大明,大明也没机会和俺答汗议和。
    而之后,把汉那吉也因为朝廷的照顾,在草原上混的风生水起。
    当然,他是俺答汗身边养大的孙子,俺答汗对他也是真不错,还把本部都送给了他。
    这个人,朝廷对他极其重视,因为他已经在草原上拥有强大实力的一支,平时也是多有笼络。
    可惜,没想到骑马就给摔死了。
    想到骑马,万历皇帝心里不由得回忆起小时候,他也有坠马的先例,当时那个疼。
    不过,对于魏师傅在奏疏里所写,他心里多少还有有些不以为然。
    草原上其实早就有自己的规矩,就好像文官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可实际上,貌似也没那么多讲究。
    两晋之后,天下不是同时出现许多皇帝,天也没崩塌,依旧运行着。
    对把汉那吉这事儿,他死了,草原上有先例,该怎么来就怎么来,怎么可能出现魏广德说的那样,蒙古可能陷入内乱。
    何况,陷入内乱的蒙古,难道不好吗?
    都争夺部落了,他们还敢和大明为敌,怕是会竞相拉拢才对。
    好像,对大明,不该是坏事儿啊。
    万历皇帝这么想着,外面张鲸忽然快步进来,在他面前躬身道:“皇爷,锦衣卫急报。”
    “放这儿吧,午膳怎么还没送来?”
    万历皇帝无所谓挥挥手,放下手里的奏疏,催问起午饭来。
    “应该在路上,马上就到。”
    张鲸一脸讨好的笑容说道。
    这两天他才被万历皇帝钦点在这里服侍,天天见到皇帝,升迁机会大增,说不得几年后他也会成为大太监。
    宫里的规矩,跟着皇帝身边的人,大多后面都会被提拔,成为掌握内廷司局的太监。
    要是办事儿能力被皇帝认可,成为大太监也只是时间问题。
    谄笑着,把锦衣卫急报放到案头,这才退下去催午膳。
    没等到饭菜,万历皇帝伸手,随意拿起下一本奏疏,自然就是锦衣卫刚刚送来那份。
    他也没多想,拿到手里随意翻看,只是下一刻眼瞳就是一缩。
    “打起来了,真打起来了。”
    嘴里喃喃低语,万历皇帝惊讶的抬头四处看看,再低头,又把锦衣卫密报看了遍。
    好吧,刚才他心里想的,内乱的蒙古才是好蒙古的想法,瞬间消失。
    魏师傅昨日听到消息就猜到蒙古会内乱,并且及时做了布置,那蒙古接下来的变化,大概率会和他奏疏里所说的一样。
    若是不能及时平息,说不得九边又会和蒙古人打起来。
    自己刚才想的,蒙古人为了争夺势力,会交好大明为外援的想法,怕是真不现实。
    拿起已经放在一边的那份,魏广德的奏疏,万历皇帝又翻看了一遍。
    一旦忠顺夫人和顺义王冲突,蒙古各部将不再可控,也就是不会听大汗的话,其中一些好战首领可能会借机侵夺大明资财......
    “张鲸,张鲸。”
    万历皇帝手里还拿着奏疏,就对着外面喊道。
    “皇爷皇爷,来了来了。”
    张鲸进来就叩头道:“皇爷,御膳已经送来了,马上摆上请皇爷.....”
    “到了?”
    万历皇帝可不是催饭的,而是想让他去请魏广德过来。
    不过既然他这里都开饭了,想来内阁那边也应该正在用膳。
    “那好,摆上,朕要用膳。
    另外,等半个时辰,你就去内阁请魏师傅过来一下,朕和他有要事商议。”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万历皇帝也不会这个时候还去叫魏广德,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魏广德那边留守有一起吃过午饭,这才让他离开。
    该说不说,太常寺的伙食是真的差,就算他是内阁次辅,如果让那帮人准备饭菜,除了混顿饱饭,其他啥也不是。
    官员们的午饭,其实是朝廷拨银子准备,只是他们没谁会吃太常寺准备的饭食,都是自带或者回家里吃。
    这样,太常寺也会折银给他们一些。
    魏广德不在乎那三瓜两枣,可也烦的不行,也和他们一样,都是自己准备,直接找太常寺报银子。
    至于为什么不整顿一下,没那必要。
    反正都没几个人会吃太常寺的饭食,大家都折银子或许更满意。
    整顿了,以后不能吃外面的饭食,怕是外官们会更不满意。
    刚休息没多久,内侍来请,魏广德就跟着进了乾清宫。
    见到万历皇帝,自然第一时间就问起蒙古之事,都打起来了,还不值得重视。
    “陛下,草原和我们中原不同,自有千百年传统在维持秩序,草原上的传统,那就是弱肉强食,倚强凌弱。
    谁的势力大,谁就能主宰他们命运。
    大成台吉留下的,可不仅仅是板升城,还有一个上万人的部落。
    不管是谁获得他们,实力都会大增。
    至于陛下的惊讶,其实就是陛下早先可能更多关注朝里的奏疏,而忽视了锦衣卫的密报。
    上面,有对草原上各大势力的情报....”
    魏广德给万历皇帝答疑解惑,他也是不住点头。
    在心里,锦衣卫的重要性已经被快速拔高几个台阶,不再是轻视。
    魏广德刚才已经详细解释了锦衣卫的作用,对内对外情报的用处。
    “现在看来,顺义王是想收服把汉那吉的遗众了?”
    万历皇帝问道。
    虽然情报里没写,可魏广德其实也和牧天羽他们这些人想的一样,都以为恰台吉是黄台吉派去的。
    点点头,说道:“顺义王应该是想把大成比吉指婚给他的儿子,也就是获得了大成台吉的势力。
    这样,他在归化城,就压过忠顺夫人一头了。
    忠顺夫人那边,也应该是因此才派出护卫赶去板升城的。”
    “那他黄台吉能指婚,朕是否也能指婚,他不过是顺义王,朕才是天子。”
    万历皇帝忽然问道。
    “就当前看,忠顺夫人肯定不愿大成台吉势力被顺义王获得,只是是否有心思让大成比吉嫁给不他失礼,还得等待情报。
    若是她愿意,陛下当然可以指婚。”
    万历皇帝突发奇想,倒是给魏广德一个提醒,还真可以如此,压制黄台吉这个大汗。
    也是蒙古顺从朝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代表着蒙古人真正臣服大明。
    虽然,可能因此出现反弹,但依旧可以尝试。
    “行,如此朕明白了。
    魏师傅,若是需要,只管报上来就是了。
    草原的事儿,还请魏师傅费心,朕这里全力配合。”
    万历皇帝说道。
    这事儿也让他明白了,他的经验还是差了点,很多细节都没注意到。
    “黄台吉他儿子,可是真不错。”
    最后,或许想到先帝,朱翊钧不免酸酸说道。
    “父子一体,骨肉相连,对顺义王来说,他还有多少时间,可不就对儿子们好了。
    先帝对陛下,不也是舐犊情深,陛下也一定会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
    魏广德忽然颇有深意,加重语气说道。
    “嗯?”
    万历皇帝瞬间明白魏广德话里的意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