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0章钢铁
果阿虽然是被葡萄牙人统治,但这里的混乱和其他邦别无二致,
内陆的矿区被盗采严重,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了进去。
顺带一说,果阿很小,只分南果阿和北果阿两个县区。
论地盘,还没有北方邦的米尔扎布尔大,开车一个小时就能穿越整个邦的版图。
太小了,还没东大一个县大,
说是内陆,其实沿海岸线往里开二十分钟就到了。
陪同的有雷迪家族的人,还有矿上的一个负责人。
他们经过好几个小镇,每个小镇都有刷着明亮白漆的天主教堂。
再后来经过的就是一些小村落,路两旁可以看到村民整洁的单层房屋,很多房屋外都停着个头很大丶颜色鲜艳的自卸货车。
雷迪家族的人解释说,前些年光景好的时候,经济繁荣,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需求旺盛。
整个果阿邦跟着陷入疯狂,就连普通村民都敢自掏腰包梭哈。
一般来说开新矿要走好几年的手续,但突然之间新许可证的发放变得混乱不堪。
短短时间内投机者和骗子到处都是,他们能提供包括采矿设备和黑市资金在内的一切。
数百方吨铁矿石遭到非法开采,大地满目疮。
谈起前两年的疯狂,雷迪家的人似乎还有些尴尬。
「拿到采矿许可证的有政客,也有他们的亲戚丶朋友...鱼龙混杂。有新面孔,有商人,还有货车承包商,那时真是糟透了。」
「就是村子里的那些大货车?」罗恩问。
「许多村民都是贷款买自卸车,等着我们雇他们拉矿,非常热闹。但是最近一年,生意变差了,那数百辆货车整日无所事事。」
「海外贸易对果阿的影响很大。」罗恩点头。
「是,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想着把手里的矿卖掉。」加利.雷迪叹气。
他家族几乎把采矿场变成了私人领地,一个国中之国,遍布戒备森严的院落和进口豪车。
与其说这里是果阿邦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倒不如说是某个集团黑老大的藏身点。
按照加利.雷迪的说法,最繁忙时有数百家矿业公司涌现,每天开采的铁矿石可以装满上千辆货车。
铁矿一上车就被拉到附近的港口,随后走船运往海外。
「这个镇子就依靠铁矿存在,只要苏尔先生您买走它,那这个镇子就属于您了。」加利.雷迪蛊惑道。
「这里铁矿石的产量有多少?」
「现在行情低迷,每年开采的铁矿石不到百万吨。但如果马力全开,200万吨轻轻松松。」
「开采出来的铁矿石,都用来出口?」
「大多数是,不过本地也有钢铁厂。果阿的铁矿石品位很高,含铁量能达到64%,是炼钢的绝佳选择。」
加利.雷迪带着罗恩参观矿场,这里的场景和北方邦丶比哈尔邦大差不差。
单论机械化程度,还不如罗恩在丹巴德的煤田呢。
不过也不是没有优点,那就是能吃现成的,无需他再费心费力的从头搞起,
「这笔生意你想怎麽谈?」罗恩问。
「我们去那里细聊。」加利.雷迪指了指不远处的院落,眼睛明亮。
那是栋两层混凝土小楼,在镇子上算是最漂亮丶最豪华的建筑。
罗恩他们站在二楼,可以清晰的看到不远处矿场的情形,零零落落的工人不时出现在矿口又消失。
「当初投资这座矿场的时候,足足花了我们2亿美元,不是卢比。」他强调道。
卢比这几年连续贬值,已经不能代表当初的价值。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国际铁矿石和钢材价格暴跌才是事实。」罗恩不客气的回应。
「但那些设备几乎是全新的,要不是急着用钱,我们绝不会考虑卖掉这里的矿。」
「开个价吧。」罗恩开门见山。
「1.5亿美元。」加利.雷迪伸出手指比划道。
「我可以在果阿邦重建这样一座采矿场,比这儿更新,更便宜。」
「我们还有熟练的工人,到时候一个都不会带走。您几乎立即就可以开工,不会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耽搁。」
「八千万美元。」
「苏尔先生,这个价格太低了。」加利.雷迪摇头拒绝。
「这样问吧,你们还欠银行多少钱?」
「什麽?」
「老兄,我都知道怎麽回事。你们最近有大麻烦,但这不是威胁,我只是想搞清楚你们的资金缺口。」
「雷迪家族能搞定,这和本次交易无关。」加利.雷迪戒心很强。
「好吧,我听说你们还有家钢铁厂情况也不是很妙?」
「我懂了,您这次真的是有备而来。」加利.雷迪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苏尔矿业做的是产业链生意。」罗恩笑笑,没有否认。
石灰石矿和水泥厂是相辅相成的,煤炭又为发电厂提供动力。
现在既然打铁矿的主意,那钢铁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否则小小的铁矿场,还需不着罗恩亲自出马。只有钢铁厂这样的重工业,才值得他跑一趟果阿。
「苏尔先生,这不在我的权限之内,我需要回家族一趟,亲自去谈谈。」
「当然,在这之前我能参观你们的钢铁厂吗?」
「您随意,我会安排人跟着。」
雷迪家族想卖的是铁矿,不包括钢铁厂。前者属于原材料,后者属于原材料加工,附加值不一样。
铁矿谁都能开采,钢铁厂却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转的,那是雷迪家族的基业。
但凡事都有例外,不管能不能成,先谈谈嘛。
罗恩准备在果阿多留一段时间,钢铁重工业值得他这样做。
果阿的两大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最远的甚至来自北方邦丶比哈尔省以及中决邦,或者来自包括孟加拉邦丶奥里萨邦以及阿萨姆邦在内的印度东部地区。
他们搭乘火车或者汽车长途跋涉到果阿库瑟尔村,希望能够在这里的工厂找到一份工作。
在远离高速公路的这片地区,农田看起来非常稀少,却坐落着大大小小差不多100家工厂,生产化学品丶药品丶钢筋和钢管。
这些工厂只有当离开高速公路之后才能看得到。它们并没有成群聚集在一起,而是看起来像随意分布的一样,点缀在农田之间。
有的靠近村落的市场,有的毗邻已被高速公路取代的旧式马路。
对人们来说,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这些工厂,而是它们在这片土地上所创造的东西:
远处的烟肉里冒出的滚滚浓烟丶妇女和儿童不耐烦地翻找着堆在地上的黑色矿渣,试图找出些钢铁的残片:
围墙里的工厂内机器发出犹如地狱般金属撞击的声音,以及偶尔由微风吹来的那股令人恶心的化学品的气味。
库瑟尔村周围地区在80年代被开发成了工业区,「库瑟尔」这个表示「新村庄」的名字取代了原有的表示「旧村庄」的名字「帕特尔」,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转变。
这个地区在工业化开始过程中得到了印度政府的补贴和减税政策,因为库瑟尔村被认为是果阿比较贫穷和落后的一个区。
这里充斥着来自社会底层想要摆脱农民身份的人们,以及兰巴达吉下赛人,这个群体的人们生活非常贫苦,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卖给名声不好的领养机构和皮条客。
奇怪的是在工业化发展近20年后,当地人都跑去孟买或者班加罗尔寻找机会,大多做建筑工人更偏远地区的人反而纷纷来到果阿,他们期望在附近的工厂能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
大量的外来人口催生了另一门生意,中介。
每带一个工人去建筑工地或者工程,中间人可以拿到4500卢比的回扣,但工人们每个月只能得到价值大约1200卢比的现金和食物。
这些工人们,其中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经常深陷债务之中,因为他们移居过来要提前支付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们的孩子们经常被强制工作,妇女经常遭受侵害。工人们非常容易受伤,因为印度建筑工人的意外伤害率居世界第一,每1000名工人中会有265名在工作中受伤。
这就是当地居民宁愿背井离乡去孟买丶班加罗尔,也不愿意留在当地的原因。
太苦,太累,连正常牛马都忍受不了。
只有真正的底层,部落民和贱民,才会习惯工厂里暗无天日的生活。
尽管如此,这片所谓的工业园区依旧吸引了来自印度其他地区的成千上万的人们。
当地老板和中间人非常喜欢雇佣他们,因为其中潜藏着一条金科玉律。
那就是工人们无法因为不安全感和背井离乡,而发起有组织的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并提高工资的抗议活动。
他们来自遥远的地方,因而那些寻求选票的当地政客对他们不感兴趣。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们也会同当地的居民疏远开来。
这就相当于社群孤立,绝佳的牛马丶苦力。
距离铁矿场几英里,在高速公路的另一侧与之成对角的地方,便有几座钢铁厂。
有的是雷迪家的产业,有的是其他公司的工厂,规模大小参差不齐。
罗恩带着人在雷迪家向导的带领下,开始参观这片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