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终章: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最终章: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上。
    『清」字缓缓褪色。
    「民」字在一轮白日中浮现。
    【封建帝制时代正式结束。】
    【而辛亥革命所完成的两大任务:驱除鞑虏,建立民国,前者是没什么可说的,重点是在后者。】
    【什么是“建立民国”呢?简单地说,就是“把君权换成民权”。】
    【君权是“中古”的制度,民权是“现代”的制度。】
    【在政治上把“中古的制度”换成“现代的制度”,用个抽象的名词,便叫作“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不是任何国家所独有的,它是世界历史上的共同现象。】
    【而各国又因为历史和社会等条件的不同,其政治现代化的程序,亦有长短、缓急、迟早、逆流、顺流......之不同。】
    大秦。
    “君权......民权。”
    嬴政嘴里念叨着。
    刘邦忍不住出声道:
    “君权至民权,一如洪水决堤。”
    “对付这场洪水,官家只能毁堤,不能筑堤。”
    嬴政看着天幕,背影萧瑟。
    “真的......无法挽回吗?”
    大汉。
    “武昌起义的星星之火,轰然点起十余省的烈焰,清朝瞬间倒台,汉人顺利夺取了政权。”
    刘邦正襟危坐,看着吕雉与两个儿子正色道:
    “此时正是天下动乱之时。”
    “满人之治已经垮台,中国已重回汉人名下,汉人陷入互不相下,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内讧之中。”
    “国家之四分五裂,无法避免。
    刘盈几人也明白此事。
    秦末诸王林立之事并不遥远。
    更何况还有外敌虎视眈眈。
    “只怕,那些虎狼忍不住要扑咬上来了。”
    【就像项羽思念诸侯贵族时代,同样的,民国也怀念大清时代。】
    天幕上。
    身穿军服,一头短发。
    手持一本小册子的袁世凯漫步在龙椅之前。
    随后扭头看向殿内竖身而立的西装革履之人。
    【1915年初,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条约,企图吞并中国。】
    【5月9日,袁世凯秘密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条约。】
    【12月,袁世凯称帝,史称洪宪皇帝,护国运动爆发。】
    【蔡锷等人通报全国,宣布云南独立讨打袁世凯。】
    光明照亮会堂。
    年轻的男男女女坐在长椅上,看着站台上穿着长褂的男子。
    男子手上拿着一份报纸。
    上书三字。
    「新青年』
    报纸上隐约透露出重重身影。
    他们高举旗帜与标语行走于街头。
    画面一转。
    身穿皇帝冕服的袁世凯躺在绣金龙榻上。
    毫无声息。
    中华大地上,又回五颜六色的割据时代。
    【同年,陈独秀在上海创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同年6月,袁世凯去世,军阀割据局面开始。】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摸着下巴,思考片刻,沉下心神。
    「汉武帝:诸位,为什么袁世凯复辟不成功呢?』
    好问题。
    一众皇帝也都在想这件事。
    袁世凯要是当了皇帝,不就给你们这些军阀开先例了吗?
    为什么要反对呢?
    『汉太祖:@汉武帝,你小子吃傻了吧?!』
    刘邦嘴里骂了一句,开始疯狂输出。
    而吕雉则是看着那些与男子同坐会堂中的女子们,眸光闪烁。
    「辛亥后帝制之再难复辟,除地方势力纷纷崛起,国家已经四分五裂,覆水难收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因共和,宪政的试行,民权思想的盛行,刺激了士人阶层,也包括大批有实力军阀。」
    『他们的权利地位,让他们多少有了洋人的那种意识。』
    「一旦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地位,他们自然再不会愿意另立一个什么万世一系的帝王,去俯首效忠了。」
    众皇帝看着这位最会改变思想的皇帝,默默体会着这番话。
    同时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实权由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
    【1917年6月14日,保皇党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入京,拥戴溥仪复位。】
    【持续12天后。被段祺瑞镇压。】
    天幕上。
    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内。
    在一众洋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身穿西装男子语气悲凉: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
    “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伴随男子铿锵的话语。
    北京城里,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百姓、工商人士共同上街示威游行。
    【1919年1月28日,一战结束,法国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提出,要无条件接管德国在胶州湾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在山东的一切其他权利,全然无视中国亦是战胜国的事实。】
    【北洋军阀政府接受这个决定,山东特权被转让给日本。】
    【五四运动随之爆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开来。】
    大宋?仁宗时期
    众人看着天幕里示威游行的百姓,学子、商人们,惊住了。
    “.........“
    一名官员磕磕绊绊道:
    “有辱斯文,这与那些起兵叛乱者有何区别!”
    是的,虽然起因类似,但反抗的方式截然不同。
    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众人只能看着这从未发生过事情。
    “那什么马克思,是洋人的思想吧?“
    有人小声道:
    “用洋人的知识与文化来抨击朝堂......这真是......”
    赵祯喝着茶,心里接下官员的下半句话。
    真是无法理解。
    但帝制都结束了,皇帝都不会存在了。
    不能理解的事物多了去了。
    也不差这点了。
    唯一可思的,就是会不会有人别有他想。
    赵祯总感觉天幕再这么放下去,早晚出事儿。
    “还是快快结束的好。”
    天幕上,
    昏暗的工厂里,排风扇搅碎的阳光打在工人们的脸上。
    他们抬着头,看着站在火车脚台上的长褂男子。
    男子戴着眼镜,嘴边的胡子向上微微翘起。
    他看着同胞们,大声且喜悦道:
    “我们要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已经厌倦了每天白白的辛劳,才只能挣到这么一点糊口的工钱!”
    “我们要每天工作八小时,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思考了!”
    “我们要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太阳!”
    “我们从船坞、车间、工厂召集了我们的队伍!”
    “我们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另外的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守常先生千古,仲甫先生千古。}
    {现在的和平年代与和谐社会全部来源于先辈们的文化革命,致敬英雄,致敬历史。}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革命前辈们。}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领导北方共产主义运动,为自己信仰的主义英勇献身,年仅38岁。}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青史永垂,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奋斗。}
    {“虽千万人吾往矣!”)
    {小时候还不懂什么国家民族崛起先烈革命牺牲这些的时候,就读到课本上李大钊的故事,就很喜欢他。}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的事越来越多,知道李大钊的事迹也更多,就更敬仰这位革命先烈了。
    {马克思入门的一句话,公有制必将代替私有制。}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一众皇帝看着那句话,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
    家天下,家天下。
    这个天下就是只属于皇帝一家的。
    他们不想接受,但天幕展现的事实,刘邦挑明的话语。
    这些都无一例外的表明了他们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规律不会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看着。
    看着这一切震动心神的事情继续发生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
    【中国共产党诞生陈独秀为书记。】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
    【史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校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这是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
    {由改良主义者向民主主义者的伟大转变。)
    {中华民国国父!}
    {说起来......医生改行是有什么特别加成吗?国父也是医生啊。}
    大明。
    朱元璋看着熟悉的话语,一时出了神。
    “驱除鞑虏......
    “ft......“
    朱元璋还是不能理解。
    有这种功绩为什么不当皇帝?
    若是开国之君,改革不是易如反掌?
    “可惜,不能见一面。”
    他真的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天幕上。
    红色的箭头从广州出发,直指身处北京的『北洋』
    【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
    【采取委员制,汪精卫为主席,蒋介石为常务委员。】
    【并取消了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做国民革命军。】
    【1926年,蒋介石以推翻北洋军阀政府为目的,率国民民革命军北伐。】
    【先后击败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势力,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与北伐同时进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北伐军打到哪,运动就开展到哪。】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参加的中央特别委员会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八十万工人在周恩来等直接指挥下发动了武装起义,分七路向驻上海的直鲁联军展开进攻。】
    【21日晚就解放了虹口、浦东、吴淞、沪东、沪西等六个区,22日最后解放了闸北,上海的直鲁联军司令毕庶澄进入了租界。】
    【同日召开第二次市民代表会议,产生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选举罗亦农、汪寿华等十九人为政府委员,建立了上海人民政权。】
    {牛逼!所谓没有客观规律,就创造推动客观规律,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执行反帝反封建,那么力量将势不可挡。}
    {打土豪劣绅,打外国资本家,边打边巩固后方,绝绝子。}
    {注重组织工农运动,有长远的眼光,组织群众运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确保胜利果实能够保住。}
    {攻守结合,方立于不败之地!)
    天幕里。
    机枪吐着猛烈的火光,扫射着大街小巷上的人群。
    画面一转。
    黑暗的南昌上空,响起一声枪响,如平地一声春雷。
    黑暗高高举起的火炬,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一句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声音响彻夜际。
    “东征讨蒋,山河统一!”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以蒋介石为首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他们强行收走纠察队的武器,引发工人抗议游行。就在游行队伍行进时,军队向人群疯狂扫射。】
    【这就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随后,在国民革命军控制的南方各地,一场场针对共产党员的捕杀行动也相继开始。】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受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两万多名北伐军,发动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开了一个会,讨论一个重要议题。】
    【年轻的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态度很坚决:要抓军事力量!搞武装斗争!搞土地革命!】
    【是为“八七会议”】
    {!!!!!!能说吗?!}
    {干嘛不能说?我一正儿八经长在红旗下的祖国花朵。我爷爷当年还是抗日儿童团的呢!拿着红缨枪站在村口放哨呢!}
    {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尊严只在剑锋之上,一切都是在自己有能力的基础之上,别人才会和你对话,自己才能维护权益,说想说的话。}
    {这句话到现在仍然是非常适用的。中美贸易战,芯片战。缺芯少魂,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仅仅是依靠全球贸易,解决不了卡脖子的风险问题。一旦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影响很大。所以,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
    中。}
    {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是在这次起义中诞生的!!
    {那时候,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工农运动的基础比较好。起义军撤出南昌后,如果就地同湘鄂赣的工农运动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根据地,这对以后革命的发展会更有利。}
    {周总理回忆中提过这事,根据总理的回忆将,当时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根据周总理原话讲就是:“如果在那个地方深入土地革命,就会在农村安置不走嘛,留在会昌、筠门岭、瑞金、寻乌,那就很好嘛,靠近闽赣边嘛。当时没有这个思想。”}
    {也正常,当时没有这个思想也不奇怪。}
    {算一算,此时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还只有六年,处在幼年时期。领导人多很年轻,周总理那时也只有二十九岁。}
    {斗争经验还不多。特别在武装斗争方面,原先只有过从广州出发进行东征和北伐那种大规模进军的经验,还没有认识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更没有树立起农村包围城市那样明确的观念。】
    {这样的事情在先前还没有出现过。}
    {人的认识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经过多少次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经过不断的探索,才能逐步认识清楚。}
    {而南昌起义的功勋在于它揭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
    一些有前观之能的皇帝们看的冷汗直流。
    『晋明帝:诸位,北伐能不能用这种方法啊?」
    「@汉怀帝,能帮我问问丞相吗?我觉得这方式很有搞头。』
    「一切都是为了华夏大地!衣冠传承!』
    刘禅没那么多心眼子,他真打算问问诸葛亮,然后就看司马绍被疯狂艾特着。
    「隋文帝:@晋明帝,狗入的,满嘴胡言!』
    「你是为了华夏吗?朕都不好意思戳穿你!』
    司马绍脸一沉。
    你个胡种也好意思与朕这正儿八经的贵种说话!
    但不等他回复过去,就看到杨坚也被疯狂艾特。
    「唐高祖:@隋文帝,是啊,都不好意思戳穿你!』
    杨坚一下被艾特惜了。
    随即勃然大怒!
    「隋文帝:@唐高祖,竖子!朕还没找你麻烦呢,你竟然还敢对我狺狺狂吠!』
    「别忘了,你也不是纯种汉人!』
    李渊完美嗤之以鼻。
    那咋了?
    「唐高祖:@隋文帝,那你把朕的儿子还给朕!』
    「隋文帝:@唐高祖,你个代天子的尸位素餐之辈,有什么德行能配上世民这么好的儿子?』
    「自古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
    “朕!谥号“文”!a
    「朕才配当世民的父亲!杨世民是大的!』
    李世民看着两人的对话。
    第一次,人生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凌迟”!
    太羞耻了!
    然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位果断出击!
    「汉太祖:@隋文帝,这么说,你是看不起乃公的“高”咯?』
    嬴政皱眉看着这一幕。
    人家李渊的谥号又不是“高”
    有你什么事?
    他瞥了一眼身后的刘邦,冷哼一声。
    刘邦懵逼。
    你吃个什么东西?!
    「秦始皇:@汉太祖,也许,你我应该好好聊聊。』
    嚯!
    众皇帝又有点子开始兴奋了!
    绝了,谁能想到还能看到这幕啊!
    打起来打起来!
    但很可惜,汉太祖一直没有回话。
    一众皇帝很失望。
    『晋明帝:………………话题跑了吧?」
    『@汉怀帝,麻烦问一下吧。』
    【1928年,蒋介石率军北伐。】
    【击败了奉系军阀张作霖,占领北京,张作霖退到关外。】
    天幕上。
    夜空下的火车轰隆作响。
    灯火通明的车厢内,一位身穿褐色大衣的将军看着窗外,沉声道:
    “咱们这是到哪了?”
    身边的军官低头回复道:
    “大帅,已到皇姑屯了。”
    话音一落。
    “轰!”
    【其乘坐列车经沈阳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
    【12月29日,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天幕上。
    『民』字笼罩中华大地。
    但那民字也不复当初的洁白。
    淡淡的黑气弥漫笼罩着大地。
    一声狼啸也自东方响起!
    火队”}
    【1930年,蒋介石讨伐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
    【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发生军阀混战。】
    【史称“中原大战”,以蒋介石胜利告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其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
    【抗日战争开始。】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瑞金,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1932年1月28日,日本突袭上海闸北地区。】
    【粤军第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率先抗击日军。】
    【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粤军以单薄兵力与日军激战三十三天,击毙日军第九师团联队长林八大,俘虏日军大队长空闲升,成为抗战初期罕见的俘虏日军高级军官的战例。】
    【尽管缺乏中央军支援,粤军仍以手榴弹摧毁日军坦克,甚至组织敢死队袭击日军舰艇,迫使日军多次更换前线指挥官。】
    【史称“淞沪抗战”】
    {湘军未动,川军未出,不知粤军已尽。}
    {只叹那大年初一,广州城内户户挂白绫。}
    {所以从此广东的春联都是白顶?}
    {这是粤军最后一次大规模抗日了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粤军几乎活跃在所有的大型小型战役里,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广州战役、长沙会战等等。}
    {除了第四军“铁军”以及第十九路军,粤军还有另外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整个抗战历史中,它几乎打满全场,力克强敌,连立战功,救同袍于危难,哪里战事紧迫它就出现在哪里,简直是抗战里的“救
    {它就是粤军最凶悍的第64军??铜军。}
    此时的众皇帝们,绝大部分还没意识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只是感叹着两广之地的精锐确实厉害。
    以后招兵可以多多关注这里。
    而极少数有先见之明的皇帝则眉头紧锁。
    「唐太宗:倭奴恐怕不会这么轻易就消退。』
    『汉光武帝:我更忧心的是那蒋介石,此人权欲极重,谋心甚强,但兵法........
    「明太祖: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的。』
    朱棣瞅了瞅,也没出声。
    内部派头林立,这不是成大事之道。
    “真是多灾多难……………”
    天幕上。
    一个碉堡。
    里面有几个穿着黄色军服拿着枪的小矮子。
    几个矮子拿着枪和鞭子监督着百姓干活。
    百姓们赤裸着上半身,下半身就穿了个破破烂烂的短裤,没鞋子,满身都是鞭痕。
    “!“
    一声枪响。
    【2月,日军攻陷哈尔滨,东三省沦陷。】
    【1932年3月1日,日本人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新京“宣布成立的所谓“满洲国”】
    【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现在东北有不少万人坑,大连、阜新、抚顺不少当时日本鬼子杀的万人坑。现在东北的一些大城市还有不少日本人的建筑,海拉尔也有不少,都是这时候留下的。}
    {这个我听太奶说过,以前日本人在某个村子附近发现铁矿或者煤矿了,就征劳工。}
    {但征劳工并不会争这个村子或附近村子的人,因为他们对附近地形太熟了,跑了抓不住。}
    {三几年时候,都是机关里的战俘劳工当猪狗奴役以人换矿,结果群起反抗,消极怠工,死亡率特别高,东北很多万人坑就是那时候形成的。}
    {后来满铁有个监工小鬼子叫半田敏治,是伪满协和会骨干分子,研究试点后发现抓周边村子的人去干活,名义叫国民勤劳奉公制度,谁跑连坐死一群,所以谁也不敢跑,也不敢不好好干。}
    {再加上给相对比较好一点的劳动环境和强度,可以更快更好的压榨中国人,提高所谓生产效率。因此四几年时候,填坑的活都交给关里劳工,关外本地劳工处理后续工种,直到日本投降。}
    {这分化手段怎么这么眼熟呢?】
    {境外势力的老手段了,网上那些公知不就担任“半田敏治”的身份,只不过他们现在玩的手段升级了。}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反而平静下来了。
    “祖宗的龙兴之地,就这么没了。”
    “不肖子孙啊。”
    胤?这时候是真不敢说话了。
    溥仪………………
    爱新觉罗的子孙。
    给东瀛夷人当君。
    对比一下朱由检,这高下立判啊!
    庚子之变这么大的耻辱,他就是刀架脖子上也不应该答应!
    完全没有一丝爱新觉罗家的男儿血性!
    康熙心里定下了日本的结局。
    天幕上。
    中华大地上又一次诸国林立。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东北长春伪满洲国,
    福建福州「中华共和国。
    南京中华民国』
    【九一八事变时,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而把制止日本侵略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国际联盟。】
    【蒋介石这个时候满脑子都是怎么“剿共”,根本没心思抗日。】
    【因为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进行了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跟国民党统治区死气沉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1930年至1934年,国民党对全国各地的苏区,接连发动“围剿”。】
    天幕上。
    漫漫长征路开始了。
    {长征不是简单的单线流动,而是一次非常复杂的多部队协同大转移。}
    {中央红军出发时,并没有计划去远方,就想挪到隔壁湘西同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
    {结果从江西到湖南这么一点路,敌人也不肯放过,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刚出江西,就遭遇国民党军连设的四道防线。】
    {其中第四道防线设在湘江岸边,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错误指挥下,发生了非常惨烈的湘江战役。}
    {最后中央红军艰难地渡过了湘江,但损失惨重,出发时八万多人,渡过湘江后只剩下三万多人。}
    {这时候毛主席提议,不能继续往湘西走了,再走中央红军就打没了,得赶紧换路线,继续往西走。)
    {西边是贵州,国民党军力量比较薄弱,应该去贵州。}
    {大家一听,是无法反驳的有道理,于是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的计划,改向贵州进军。这一走,就来到了遵义。}
    【然后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了。}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话说到这。
    一众皇帝们也都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呢?
    明白了那一颗定心丸是什么了。
    中华大地不会沦入膻腥之地了。
    皇帝们静静的看着。
    看着四渡赤水的神乎其神。
    看着巧渡金沙的令行禁止。
    看着飞夺泸定的一往无前。
    看着我不明白的奉化口音。
    看着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完成了长征。
    『汉怀帝:千里转战、高度机动、大范围迂回、四渡赤水、兵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
    「示形于东而形于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诱而取之等一系列历代兵家谋略运用得灵活自如。」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围歼,一如先帝鸟上青天鱼入大海了。」
    众皇帝看着刘禅的发言,心中感慨万分。
    诸葛丞相所言有理啊。
    刘禅:?
    虽然你们猜对了,但朕很不开心。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蒋介石被迫结束十年内战,与共产党进行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史称“卢沟桥事变”】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
    血。
    无尽的鲜血掩盖了天幕。
    从光幕中溢出的血光染红了整片天空。
    充满硝烟的战场上。
    男女老少的血泪组成五个大字。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焚烧、活埋等暴行。】
    【遇难人数超三十万。】
    {勿忘国耻!}
    {请记住1937年那年,日本没有放过南京每一个小孩,包括肚子里的。}
    {现在其他国家的遭遇警醒中国的每一个人。}
    {我们的今天是先辈是用数不尽鲜血换来的。}
    {如果代入到当时的年代,淞沪会战集结了全国所有的大军,整整70万人,包括最厉害的总校队,拥有两倍的兵力优势,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是5倍,依然打输了,而且到最后演变成全军溃退,没有保下上海,到了最后,甚至
    连南京都丢失。}
    {全国国民当时都吃不饱饭,日军却装备齐全,兵强马壮,日本有大炮、巨舰、坦克、飞机,有完整的生产线能够实现量产,而我军打一辆少一辆。}
    {用尸体而堆积而成,存活下来的八年,是看到军队不断撤退,领土丢失,身边家人一个接一个死去,不断的跑乱,时不时爆发的饥荒,这就是当时人们所面对的事情。
    {每一件事情都能把一个现代普通人逼死,但他们要面对所有。}
    『汉文帝:为天子者,当未雨绸缪。』
    『诛灭丑房,谁赞成?谁反对?』
    刘恒等了半天没人跳出来。
    默认也是一种回应。
    『汉文帝:好,如果谁有困难,大家出谋划策帮一帮。」
    「同为天子,合当尽责。』
    不是没回应,是一种人呆住了。
    你!汉文帝啊!
    这话应该是你孙子说吧?或者你儿子那暴脾气说才对啊。
    刘启:你们还是不了解我爹。
    他对敌人可没那么好说话。
    【1938年3月,国民党李宗仁、汤恩伯等指挥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对日军进行阻击和包围,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史称“台儿庄大捷”】
    【1939年10月,日军进攻晋察冀边区。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简称八路军,奋起反抗。取得反扫荡胜利。】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起百团大战,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破坏了日军的交通和主要据点。】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中美英正式对日德意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开始,日本对华北、华中、华南地区进行大扫荡。】
    【进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把无数的城市和农村变成了废墟。】
    【1943年7月,共产党在扫荡地区对日军发起反攻,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
    【1945年3月,日军发动豫西鄂北和湘西会战,日军战败,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偷袭。】
    【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抗日战争进入全国规模的大反攻,与盟国一起对日本进行最后决战。】
    【1945年8月18日,日本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抗日战争,太绝望了。}
    {农业文明对抗工业文明,不拿人命填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只能用空间换时间,用时间换机会,如果真的毕其功于一役,百分百没希望。}
    {太艰难了,当时实力差距太悬殊,但我们最后还是赢了。}
    {抗日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不同,苏联卫国战争是先丢掉许多领土,然后在一个转折点发生实力反转,展开反攻,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没有这样的转折点,到了1945年还是有很多领土沦陷。】
    {但我们还是赢了。
    {“当时敌我力量太过悬殊。在此情况下,中国究竟依靠什么取得胜利?当时的人,上自大军阀下自普通百姓,无不悲观、恐惧。公开发文认为中国必胜的,除了发表《论持久战》的毛泽东外,只有钱穆先生一人了。“}
    {《国史大纲》就是钱穆先生带着将要亡国灭种的悲痛写出来的,为的就是亡国后不要忘记中华文脉。}
    {《国史大纲》里最喜欢的一句是:“彼固以为我神州华裔之生存食息于天壤之间,实自有其不可辱者在也。“}
    {这么说太空泛了,给你们说一个具体一点的。}
    {我发小他太爷爷十七岁参军,第一次接到正式作战任务是跟着连队在一个指定地点负责狙击日军,结果从头至尾日军都没有进入过他们子弹的射程范围,全部都是用各种炮火覆盖,他的连长就死在他身前不到五米的位置,
    尸体被炸起来的时候连带着把皮带也给炸断了
    ,就那么光着屁股的倒在那。}
    {他太爷爷觉得这样死了太难看就想爬过去帮他把裤子提上,但还没起身,就被排长一把按倒,紧接着就是一发炮弹把他给震晕了,等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被土给埋住了。
    {他从土里爬出来看到周围已经没有能动的活人,不远处隔着硝烟好像有几个人影在走动,他以为是敌人就摸出刺刀准备爬过去跟他们拼命,结果爬近了一看才发现只是周围的村民,这些村民是过来发死人财的,而敌人早就
    走了。」
    {他们连打扫战场的时间都不屑于浪费。麻木愚昧的村民,天堑般的火力差距,这就是那最深切的绝望。}
    {麻木愚昧......村子里一个祖宗从山东逃荒到东北,从东北躲日军跑到河北,经历过战争、饥荒、洪水、土匪的老头给我描述过他最麻木的时候。}
    {“我连上吊都不行,我没啥力气。有时候我就想,人活着有啥意思。还不如跟我妹一样,刚出生没多久就死了。”
    {他跟我们那帮小孩回忆以前的时候最常说的就是死亡,饿死的、枪杀的、淹死的、砍死的、病死的、上吊的、跳河的、乱棍打死的、被狼咬死的、被父母抛弃到山里的......老人家现在也走了,对他来说应该是个好事。}
    这种事,没有定论的。
    『明太祖:我不觉得这些百姓有什么罪过,不过是为了活着罢了。」
    「人在求活的时候和野兽也没啥区别。』
    别人说这话,众皇帝一定会嗤之以鼻!
    但朱元璋说这话,众人无不沉默。
    这个说不了。
    这是真当过乞丐。
    【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议。】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1948年9月,三大战役打响,解放军相继取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
    【共歼灭国军150万余人。】
    【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令。】
    【百万雄师过大江,摧毁国军防线。】
    【12月10日,蒋介石败退台湾。】
    【国民政府对大陆的统治结束。】
    天幕上。
    天安门广场集合了无数群众。
    红旗飘飘,歌声不断。
    城楼中央,一行身影出现。
    欢呼声和掌声骤然响起。
    军乐团高奏着《义勇军进行曲》
    一道带着湘音的话语透过广播,传遍中华大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热烈的欢呼声中、雄壮的军乐声中,齐鸣的礼炮声中。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徐徐升起。
    皇帝们安静的看着。
    红旗飘荡着。
    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
    空军14架各式飞机也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
    大炮、坦克、载重卡车全都擦拭一新。
    车轮还漆上白色油漆。
    整个阅兵式持续了约三个小时。
    受阅部队严整有序,威武雄壮。
    阅兵结束,天已黄昏。
    无数的礼花在广场上空绽放,欢呼着的群众高举毛主席的画像,打着灯笼、火把开始游行。
    他们三十人一排,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
    走近天安门时,队伍高喊着“毛主席万岁!”
    年轻嘹亮的声音激起天安门上阵阵掌声。
    突然。
    广场上的扩音器里传出一道声音。
    “青年同志们万岁!”
    “学生同志们万岁!”
    听到声音,游行队伍更加激动!
    一丈二尺高的红色五星闪闪发光。
    舞动的红旗如同燎原的星火。
    红旗、火把,像火龙般穿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城楼下。
    民众不停地振臂高呼:
    “毛主席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此时,礼花凌空绽放,广场灯火通明,万众欢腾,人们心潮澎湃……………
    城楼上。
    那道熟悉且慈祥的湘音,说出了五千年来从未记录于史书的话。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
    【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
    大秦。
    光幕渐渐褪去。
    嬴政一时依然无法回神。
    “AB......“
    刘邦的接受度还是很快的。
    “这是真正的......民为重。”
    嬴政收拾好心情,再次看向天空。
    没有异象。
    也没有白云。
    碧空如洗。
    他还记得天幕里的第一幕。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寡人依然如此认为。”
    刘邦俯首道:
    “陛下万年。”
    嬴政回头看着他。
    笑了。
    “走吧,汉高祖。”
    刘邦惊得猛的抬头。
    嬴政笑得如释重负一般,迈步道:
    “我们要做的事还有许多呢。”
    刘邦看着玄色的身影。
    也笑了。
    随即小跑追了上去。
    “是啊是啊,臣还要给大秦生儿子呢!”
    “......刘邦,你再恶心寡人。”
    “寡人阉了你。”
    “哈哈哈哈哈哈哈!”
    金色的阳光映照在咸阳城上。
    因为取消禁令而三五成群的百姓们,看着消失不见的异象。
    俱都期盼着。
    “真好啊......”
    (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