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百章重归正途有异象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百章重归正途有异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盛唐长安,朱雀大街车水马龙,酒旗在春风中翻卷。然而,大明宫含元殿内却气氛凝重。李昭将北疆加急军报重重拍在龙案上,鎏金龙纹烛台被震得轻晃,烛火在他眉间投下跳动的阴影:“北疆三州接连出现不明军队,他们的铠甲刻着从未见过的图腾,箭矢淬着能腐蚀铁甲的蓝毒!”丞相王启年展开羊皮地图,苍老的手指划过西北边陲:“陛下,臣派人查探,这些军队并非来自玄冥残部。更诡异的是,商队传回消息,玉门关外的沙漠中,竟凭空出现了会移动的城池!”与此同时,南疆雨林深处,慕容青虹的剑尖挑开异族斥候的面罩。那人耳尖如刃,瞳孔呈竖线,临死前用晦涩的语言嘶吼:“北燕国的铁骑,将踏平盛唐的每一寸土地!”慕容青虹捡起斥候掉落的青铜令牌,上面刻着一只展翅的火鸦——与他在苗岭巫教祭坛见过的图腾如出一辙。一个月后,六份密报几乎同时摆在李昭案头。西域荒漠崛起沙暴遮天的西凉国,其国民能操控流沙吞噬军队;东海之滨出现以鲜人为战力的东辽国,他们的战船能在浪尖如履平地;极北雪原上,后赵国的冰甲军所过之处,河流冻结,土地龟裂。除了已知的北燕国,还有精于机关之术的天工国、掌握魂契秘法的南乾国,六大王国如同六柄利刃,悄然抵住盛唐的咽喉。“陛下,臣请命率军西征!”镇北大将军上官轩烨身披玄甲,腰间佩剑尚未褪去玄冥之战的血锈,“无论来者何人,犯我盛唐者,必诛!”李昭抬手制止,目光转向角落的神秘来客——身着苗绣的南疆圣女。她脖颈的灵蛇突然直立,信子吞吐间发出奇异的嘶鸣:“六大王国并非凭空出现。据我族古籍记载,千年前曾有‘六域’并存,后被盛唐先祖以‘镇世八玺’封印。如今玉玺蒙尘,封印松动......”当夜,含元殿密室。李昭轻抚供奉在玉台上的七枚玉玺,唯独象征“坤舆”的土属性玉玺缺失一角。烛火突然摇曳,窗外传来夜枭的怪叫,他下意识按住剑柄——暗处传来布料摩擦声,一个黑衣女子如壁虎般倒挂在梁上。“盛唐皇帝,好大的派头。”女子揭开面纱,眼尾点着赤金泪痣,“我乃南乾国使者,特来下战书。三日后,玉门关外,若无人能接下我主三招......”她话音未落,上官轩烨的长剑已抵在她咽喉:“狂徒!敢在皇宫放肆!”“且慢。”李昭抬手示意,“阁下既为使者,可知六大王国为何突然现世?”女子冷笑:“八玺蒙尘,天道失衡。你们霸占本该属于六域的天地灵气太久了!”她突然掷出一卷羊皮,化作漫天火蝶,“这是我们给盛唐的见面礼。”次日清晨,玉门关守将急报:关外百里,北燕国十万大军列阵。他们的战马四蹄生焰,士兵手中的长枪能喷射出丈高火焰。更可怕的是,随军携带的“焚天巨弩”,竟与当年玄冥未完成的兵器截然不同,弩箭所过之处,土地焦黑如炭。上官轩烨率军抵达时,正见北燕国主燕破虏骑着火龙现身。那人头戴赤金冠,铠甲缝隙流淌着岩浆般的液体:“盛唐小儿,可敢与我单打独斗?”“有何不敢!”上官轩烨拍马而出,虎头湛金枪寒光闪烁。然而,当枪尖触及火龙鳞片的瞬间,枪杆竟开始融化。北燕国主燕破虏大笑,抬手召唤出巨大的火球。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冰蓝色的剑光破空而来,击碎火球——后赵国的冰凤女君赵翠燕踏雪而至。“北燕,坏了六域约定。”冰凤女君赵翠燕的声音冷若冰霜,“说好了先让盛唐见识各国手段,谁准你擅自开战?”她抬手间,方圆十里气温骤降,北燕国的火焰竟被冻结成冰晶。上官轩烨趁机撤回军中,看着对峙的两大王国,心中惊涛骇浪。这些神秘势力不仅拥有远超想象的力量,内部似乎也存在矛盾。他立刻修书一封,命快马送往长安:“六大王国并非铁板一块,或许......”盛唐北疆,雁门关外的朔风卷着砂砾,打得城墙“簌簌”作响。镇北大将军上官轩烨手扶城垛,望着远处北燕军营中猎猎飘扬的玄色战旗,眉头拧成了疙瘩。三日前,一支打着北燕旗号的骑兵越境,劫掠了盛唐的商队,三十余车丝绸、瓷器被洗劫一空,商队护卫横尸荒野。“将军,斥候来报,北燕增兵两万,已抵达黑水河畔!”副将陈虎匆匆赶来,甲胄上还沾着未擦净的尘土。上官轩烨握紧腰间佩剑,寒声道:“立刻飞鸽传书长安,同时命各部加强戒备。慕容霄这是故意挑衅!”他心中清楚,北燕近年来厉兵秣马,早有觊觎盛唐疆土之意,此次商队遇袭,不过是个借口。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内,气氛凝重如铅。李昭将边关急报摔在龙案上,案上的奏章被震得纷飞:“北燕欺人太甚!当我盛唐无人吗?”丞相王启年躬身道:“陛下息怒。北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其境内多骑兵,若贸然开战,恐于我军不利。臣以为,可先派使者质问,探清对方意图。”“派使者?”李昭冷笑,“慕容霄狼子野心,岂会因几句质问就收敛?”他目光扫过殿内众臣,“传朕旨意,命上官轩烨整军备战,同时调拨粮草、军械,送往雁门关。”与此同时,北燕皇宫内,慕容霄把玩着一枚染血的玉佩——正是从被劫商队首领身上抢来的。他嘴角勾起一抹阴笑:“盛唐疆域辽阔,物产丰饶,若能拿下北疆三州,我北燕便可问鼎中原。”“陛下,盛唐已有所防备。”燕烈将军进谏,“他们在雁门关增兵,还加强了城墙防御。”慕容霄放下玉佩,眼神锐利如鹰:“那就先拔掉雁门关这颗钉子。燕烈,你率五万大军,十日之内,务必拿下雁门关!”十日之后,北燕大军兵临雁门关下。燕烈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手持丈八蛇矛,在阵前叫阵:“上官轩烨,可敢出来一战?”上官轩烨登上城墙,望着城下黑压压的敌军,神色镇定:“燕烈,你们北燕无故越境,劫掠我盛唐商队,究竟是何居心?”燕烈大笑:“哼,不过是顺手牵羊罢了!你们盛唐占据着肥沃之地,却让百姓食不果腹,这天下,早该易主了!”说罢,他大手一挥,北燕军队发起了进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上官轩烨沉着指挥,命士兵用盾牌抵挡箭矢,同时将滚木礌石推下城墙。北燕士兵死伤惨重,但他们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冲向城门。“将军,北门告急!敌军用冲车撞门!”一名士兵跑来禀报。上官轩烨立刻带领一队精锐,赶往北门。只见北燕的冲车一次次撞击城门,厚重的木门已经出现了裂痕。“放箭!阻止他们!”上官轩烨大喊。然而,北燕军队中突然冲出一群身披重甲的士兵,他们手持巨盾,挡住了箭矢,掩护冲车继续撞击城门。就在这危急时刻,上官轩烨瞥见敌军后方的破绽——燕烈将军身边的护卫相对薄弱。“陈虎,你带一千骑兵,从侧翼突袭燕烈!”上官轩烨下令,“我率主力正面迎敌,务必打乱他们的阵脚!”陈虎领命而去,马蹄声如雷。上官轩烨则亲自挥舞长剑,带领士兵冲下城墙,与北燕军队展开肉搏。战场上,鲜血染红了黄土,尸体堆积如山。燕烈见陈虎的骑兵杀来,脸色大变,连忙调兵回防。但此时,上官轩烨已经率部冲入敌阵,如猛虎入羊群,杀得北燕士兵节节败退。“燕烈,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上官轩烨大喝一声,长剑直刺燕烈咽喉。燕烈举矛格挡,两人激战在一起。刀光剑影中,上官轩烨抓住破绽,一剑刺穿了燕烈的肩膀。燕烈惨叫一声,拨转马头,落荒而逃。北燕军队见主将受伤,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上官轩烨乘胜追击,斩杀敌军无数。这场战斗,盛唐军队大获全胜,但上官轩烨知道,北燕不会善罢甘休。果然,不久后,慕容霄亲自率军二十万,再次杀向雁门关。面对来势汹汹的北燕大军,上官轩烨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派人向长安求援。李昭接到战报后,亲自点兵十万,驰援雁门关。两军在雁门关外对峙,一场更大的战争即将爆发。慕容霄在军帐中召集众将:“此次,我要让盛唐知道,北燕的铁骑,不是他们能抵挡的!”李昭则在行军途中,与谋士们商议破敌之策。他望着北方的天空,眼神坚定:“北燕欺我太甚,此战,必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在这剑拔弩张的局势下,盛唐与北燕的矛盾不断升级。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着准备,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而在战场之外,两国的间谍也在暗中活动,刺探情报,谋划着各种阴谋诡计。北燕的间谍潜入长安,企图破坏粮草运输线;盛唐的密探则深入北燕境内,搜集敌军部署情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惊心动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仇恨也越来越重。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才能结束,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园能否保住。然而,无论是盛唐还是北燕,都没有回头的余地。他们只能在这条战争之路上继续走下去,直到决出胜负。而在这胜负未分之际,谁也无法预料,这场战争将会走向何方,又会给两国百姓带来怎样的灾难。北风裹挟着砂砾,将后赵与北燕边境的“云朔镇”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镇口的界碑上,“赵”字的刻痕已被岁月磨去棱角,取而代之的是新凿的“燕”字,鲜红的朱砂还未干透。“大人!北燕人又越界了!”一名驿卒冲进后赵边关都督府,蓑衣上还滴着融化的雪水,“他们拆了我们的界碑,说云朔镇本就是北燕故土!”都督李崇将茶盏重重砸在案上,青瓷碎裂声惊飞了梁上的寒鸦。他望着墙上的军事地图,云朔镇如同一颗楔子,卡在两国交界处,不仅扼守着重要的商道,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铁矿。“传我将令,集结三千骑兵,随我去会会这些燕人!”与此同时,北燕皇宫内,君主燕破虏把玩着一方玉印,印纽雕着展翅的玄鸟。“冰凤女君赵翠燕那厮,怕是忘了十年前的教训。”他冷笑一声,将密报递给丞相冯跋,“云朔镇本就是我大燕旧地,此次,定要让后赵知道,北燕的疆土,不容觊觎。”三日后,云朔镇外的荒原上,双方军队对峙而立。李崇身披玄铁重甲,手持长枪:“燕人,速速退出赵境,否则,休怪我不客气!”北燕领军将领慕容恪纵马而出,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李都督,这云朔镇百年前便属北燕,你们强占已久,如今物归原主,天经地义!”话音未落,不知何处飞来一支冷箭,射中李崇的战马。战马吃痛,前蹄扬起,将李崇甩落在地。后赵军队顿时大乱,北燕军队趁机发起冲锋。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荒原上瞬间血流成河。这场冲突很快传回两国朝堂。后赵冰凤女君赵翠燕拍案而起:“燕破虏欺人太甚!传令下去,调集十万大军,朕要踏平北燕!”而北燕这边,燕破虏也下达旨意:“全军戒备,后赵若敢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战争一触即发。后赵军队在名将冉闵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北燕两座城池。然而,当他们抵达“青石关”时,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青石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北燕军队凭借天险,将后赵军队死死拦住。冉闵望着高耸的关隘,眉头紧锁。他派出斥候探查,得知关后有一条隐秘的山道,可绕到北燕军队后方。于是,他亲率五千精锐,趁着夜色,沿着山道悄悄进发。然而,北燕早有防备。慕容恪在山道两侧设下埋伏,当冉闵的军队进入包围圈后,顿时箭如雨下。冉闵奋力拼杀,身上多处受伤,但他毫不退缩,带领士兵浴血奋战。就在这危急时刻,后赵的援军赶到,里应外合,终于突破了北燕的防线。青石关失守,北燕军队被迫后撤。燕破虏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对策。此时,丞相冯跋提出一个计策:“陛下,我们可派人暗中联络后赵的附属部落,让他们在后方作乱,牵制冰凤女君赵翠燕的兵力。”燕破虏采纳了这个建议。不久后,后赵后方果然出现叛乱,冰凤女君赵翠燕不得不分兵回援。冉闵的军队失去了后援,陷入了北燕军队的包围之中。在北燕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冉闵的军队伤亡惨重。但冉闵依然拼死抵抗,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斩杀数十人,令北燕士兵闻风丧胆。然而,寡不敌众,冉闵最终被北燕军队俘虏。冉闵被俘的消息传回后赵,冰凤女君赵翠燕大怒,他发誓要为冉闵报仇,再次集结大军,向北燕发起进攻。而北燕这边,燕破虏也不敢大意,他将全国的兵力都集中到前线,准备迎接后赵的疯狂反扑。这场领土之争愈演愈烈,两国百姓深陷战火之中,流离失所。双方都在为了争夺那片土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激烈的战争背后,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失踪已久的“坤舆玺”残片突然现世。它出现在一名西域商人手中,却在官兵追缴时化作流沙消失。李昭望着密探带回的残片拓印,发现上面的纹路竟与西凉国的图腾一致。更诡异的是,每当月圆之夜,皇宫中的七枚玉玺便会发出共鸣,指向西北方向。六大王国的面纱逐渐揭开一角,但更多的谜团接踵而至。他们为何此时现世?八玺与六域究竟有何渊源?而盛唐,又该如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守住千年基业?李昭握紧腰间佩剑,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无论前路如何,盛唐的尊严,绝不容践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