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22章 好消息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222章 好消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你说?我不用干活了,你那套歪理论就是毒鸡汤,杨平最讨厌毒鸡汤。
    反正赵文博不是这边的正式医生,只是研究生,毕业后研究所也不会再要他,赵文博也不止一次找杨平提建议。
    提建议本来是好事,杨平鼓励大家提建议,但是赵文博提一些什么建议:建议杨平取消博士招考对英语成绩的要求,建议杨平禁止科室里医生用英语发论文......都是一些什么建议。
    唐顺见杨平也不耐烦,于是打断赵文博的话说:“赵医生,你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后再说,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其它医生也对赵文博很是不爽,因为他动不动就给别人扣帽子,所以特别讨厌他。
    别人学英语,他说中国人说什么洋文,对自己语言一点自信都没有。英语只是一个工具,医学论文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英语记载的,不学英语,怎么看论文,这跟是否崇洋媚外一点关系都没有。
    事实上赵文博的英语不怎么样,虽然应试可以,但是应用是一塌糊涂,所以他总是反对学英语,见到平时练习英语的同事就扣帽子,说人家不爱国,没有民族自豪感。
    别人要是感冒没有去看中医,他也会指责别人没有文化自信,一味崇拜西医,一剂中药就能搞定偏要吃西药。
    这家伙不仅喜欢做这些事,而且一副道德卫士的摸样,还特喜欢自我感动,总是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总是觉得别人不理解他,不懂他一片苦心。
    大家的时间宝贵,不可能让他这么瞎胡闹下去,唐顺汇报完之后,大家散会。
    散会后赵文博医生追上去,拉着唐顺:“唐博士,我们聊一聊......”
    唐顺在会上说会后跟他谈谈,只是一句客气话而已,他哪有时间和赵文博理论,再说,他与赵文博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要不是研究所秉承平等包容的精神,在其它的工作单位,赵文博压根不上跟唐顺说上一句话。
    “唐博士,我今天所说的你要考虑考虑......”赵文博追上去说。
    唐顺没有停步:“你要是真有心做好人,那就捐出自己的工资吧,你再这么说下去,我真的会停掉你的津贴。”
    因为病区的医生和实验室的研究员都是很多课题的参与者之一,所以赵文博也有一份研究所的津贴,这份津贴还挺多的。
    听唐顺这么说,赵文博不敢再跟上去,他停下脚步。
    唐顺旁边一个博士说:“唐博士,赵文博这人怎么怪怪的?他之前不是言之凿凿,要拿出十几个亿帮助全世界的患者吗?怎么扣他的一千工资都不干?”
    “因为他真的有一千的工资!至于十几个亿,那不是他的钱,当然不用心疼,他就是典型的键盘圣母,这种人最可恶,动不动就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痛,别理他,他还有几个月研究生毕业了吧?”
    “听说是的,但是具体我也不知道。”这个博士说。
    唐顺回头瞄了一眼赵文博:“这种人毕业后肯定不能留下,他为了自己所谓的道德至高,完全不顾大家的利益,关键时候出卖我们的就是这种人,别看他平时说的比谁都好听,上次开会的时候我们安排人出去欧美顶级实验室
    学习,好像也是他反对吧,说这是崇洋媚外,没有科技自信。”
    “对,就是他!”博士记得挺清楚的。
    唐顺一笑:“那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获得出去的名额,要是给他一个名额,保准他比谁都积极,出国后肯定不会回来。”
    说到这里,唐顺想起自己一个同学,现在已经拿到美国的绿卡,留在美国工作。
    当时,毕业的时候,唐顺获得公费留学的资格,那个同学毕业晚会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把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骂得一文不值,信誓旦旦地质问唐顺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做贡献,要出国。
    当时唐顺就懵逼了,出国留学的确有很多人不回来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回来为国家做贡献,出国留学是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回来更好地做贡献,当然有些人选择不回来,那只是个人的选择。
    怎么出国留学就变成了背叛?想起那个同学,唐顺又想起赵文博,这是同一类人,嘴上比谁都正义凛然,其实心里嘛,怎么想的谁知道呢。
    “反正这人要是留在我们实验室,我肯定不要。”唐顺说。
    博士赞同:“看刚才杨教授的反应,杨教授也挺讨厌他,他还想考杨教授的博士呢,杨教授恐怕也不会同意他留下来。”
    “听说他去找过杨教授几次,建议杨教授取消博士录取对英语的要求,他说英语没什么用,浪费大家的时间,他很正式地找杨教授提过几次,据说还写了万言书,杨教授很烦他。”
    这个博士对赵文博还是有一点了解,因为赵文博平时的观点比较奇葩,所以个性鲜明,大家都能记住他。
    比如经过这次会议,唐顺也会记住这个赵医生。
    “不说他了,科室有这样的人真是影响大家的情绪,我们下一步工作挺忙的,研究所要扩大,那边的超级实验室选址工作已经完成,我们要逐步向全球招募大量顶级医学科研人才,建立一只强大的科研队伍。”唐顺对赵文博没
    什么兴趣,随他跟谁去理论,不理他就是。
    “听说政府给了一块地一千多亩,这么大都是我们研究所的地盘?”博士挺好奇的,反正外面现在传得沸沸扬扬的,这个超级实验室总共投资一百多亿。
    选址的时候,唐顺还去看过,他说:“没错,不然叫什么超级实验室,你想想,杨教授这种天才级的人物,国家肯定要围绕他建立一个战略级的实验室,以前我也觉得自己是天才,自从碰上杨教授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只是十
    万天兵里面的士兵甲。”
    “你说他脑子里怎么装这么多东西,每次我们学术讨论时,不管说到哪本书,哪篇论文,哪个知识点,哪个问题,他全都知道,而且非常熟悉,什么叫做博大精深,我觉得他这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博士一脸的崇拜。
    “没办法,天才就是这样,要是你我这凡人的脑袋能够想明白,那就不是天才了。”唐顺说着说着,电梯打开门,已经到了实验室。
    思思这个疗程的治疗阶段又需要总结,宋子墨带着大家在分析复查的数据,这次治疗带来一个惊喜的消息,各种影像图片上居然已经看不到肿瘤的影像,这说明已经治愈了?
    CAR-T细胞疗法对于它敏感的一些肿瘤能够做到彻底治愈,比如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是细胞治疗一个极大的缺陷是只对血液肿瘤效果好,对于实质肿瘤效果很差。
    难道K疗法现在对骨肉瘤这种实质肿瘤能够展示出细胞疗法对血液肿瘤的治愈效果?
    对于最近一次的复查,宋子墨感到非常惊讶,他立即将杨平找过来一起核实,杨平仔细比较这个疗程后的影像图片,的确,肿瘤影像一直在减少,最后几张图片上已经没有肿瘤影像,非常干净。
    “这是多点穿刺活检的病理检查,这些切片全部是温儒正亲自阅片。”宋子墨又调出病理报告。
    治疗后的复查包括一些可穿刺肿瘤的穿刺取组织活检,最后一次病理检查,没有一张病理切片发现有肿瘤细胞。
    当然,这只能说明在宏观上肿瘤被消灭,如果微观上残留一些散在的肿瘤细胞,目前任何医学手段都没办法发现,所以还不能肯定究竟是不是已经完全治愈,需要后面长时间的复查才能最终确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治疗的效果非常好,至少治疗后,现有的医学手段已经检查不出残留病灶。
    “这是一些肿瘤标记物的检查,教授你看,这些指标全部落到正常范围内,以前或多或少有点高。”宋子墨将检查结果一份一份调出来。
    看来极有可能治愈了肿瘤,杨平心里不免也泛起一丝涟漪,有点小小的激动。
    “治愈的可能性极大,继续定期复查,下次记得将她右侧大腿上的疤痕做一次整形手术,将疤痕去掉。”杨平吩咐。
    “我记着这事。”
    宋子墨和周围的医生激动万分,他们千盼万盼就是这份结果,K疗法第一次在临床上完全治愈病人,这绝对是标志性的事件,它可以对实质性肿瘤起到这么好的效果。
    “将思思爸爸妈妈叫过来,我们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杨平说。
    一个研究生立即站起来跑去外面找护士长,让护士长把思思的妈妈叫过来,思思妈妈立即打电话给孩子她爸,夫妻两曾经为了孩子的病到处奔走,连房子都卖掉了,当时已经绝望,现在孩子的肿瘤居然完全消失。
    思思妈妈以为自己听错,几次确认才敢相信,她和匆匆赶来的思思爸爸一起赶到医生办公室。
    “杨教授………………”他们气喘吁吁地说。
    杨平示意他们坐下来,指着屏幕上的片子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是思思最近的一次复查---在这些片子上,原来的所有肿瘤病灶全部消失不见,而且我们多个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也没有发现肿瘤细胞,各种标记物检查指
    标也回落到正常。”
    “是不是根治了?”思思妈妈激动地说。
    杨平说得比较客观:“暂时不能这么说,如果后续的检查维持这样,一直没有复发的迹象,那说明就是根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治愈。”
    “杨教授的意思是现在看来是治愈了,要最终确定还要看后面的复查,复查不出问题,就是彻底治愈。”思思爸爸用自己的话给思思妈妈解释一遍。
    “我知道,我知道......”
    思思妈妈现在听到这个消息,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傻傻地盯着屏幕,然后哭起来。
    这些年他们太不容易了,当时卖房子给孩子治疗的时候,家里亲戚都劝不要这么做,最后人财两空吗,倾家荡产,不值得,应该顺其自然,以后再多生一个孩子就是。
    可是思思这孩子太懂事,夫妻俩商量后决定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治疗,这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能否治好的问题,不这样做,他们以后一辈子会后悔。
    后来他们来到三博医院,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贵人,在杨教授的帮助下,思思先是稳住病情,后面慢慢用新方法治疗,期间也历经波折,出现生命危险,曾经有一次还急诊开颅手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夫
    妻俩如何不高兴,如何不激动。
    思思爸爸是硬汉子,但是现在眼里也噙满泪花。
    “杨教授,谢谢你,谢谢你和研究所的医生护士,我现在不知道说什么。”思思爸爸拉着思思妈妈就要下跪谢恩,他们的情绪此时已经失控。
    杨平赶紧扶着他们:“千万不要这样,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你们对我的绝对信任,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我也要感谢你们的信任。”
    “思思现在学校上课吧?”杨平问道。
    思思父母点头,杨平说:“等下她放学回来,把这个消息带给孩子,孩子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多多少少有思想负担。”
    “我知道,好的,我们等下早点去接她。”思思妈妈擦干眼泪。
    杨平也是感慨万千,杨平还记得很清楚,当时思思是张宗顺教授收进来的,他当时说:“我们尽力吧,我满分不收谁收呢,我知道现在没办法,但是也算是给孩子一丝希望吧。‘
    当时因为费用的问题,科里个别医生还反对张教授收思思住院,但是张教授当时表态一定不会让科里医生承担费用,他负全责。
    当时杨平还只是一个主治医生,也没有什么K疗法,杨平研究思思的病情,放疗化疗都不能再上,再上会彻底摧毁身体的免疫系统,没办法,他只能想出一个偏门,用海扶刀的超声波对肿瘤进行精准的狙击,靠着这个方法,
    让思思获得一定的时间缓冲。
    后来海扶刀也不行了,好在杨平那时研究了K疗法,本来当时对K疗法也没有这么大的期望,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要是没有思思爸爸妈妈和思思本人的绝对信任,杨平也不敢将这种不成熟的新疗法直接用在患者的身上,但是思思和她的爸爸妈妈对杨平绝对信任,这条命不管怎么样,已经交到杨平手里,不管什么结果他们都接受,不会后
    悔。
    杨平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现在所有的检查结果已经看不到肿瘤的痕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