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891章 大明变化太快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891章 大明变化太快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91章大明变化太快了
    大家顺着王用汲的手指看过去,发现路边正在修筑一座要塞式的建筑,上千人在辛勤劳作。
    他们都是青壮男子,脸和胳膊都被晒得发黑。穿着棉布衣服,头包着一块头巾,头巾和衣服被汗水浸湿。
    有的推着独轮车,上面装满了泥沙砖石。
    有的四到六人为一组,每人拉着一根绳子,绳子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大石圆盘。
    在带头人的口号下,大家一起用力,拉拽绳子,把大石圆盘抛向空中。
    到最高点时,再一起松手,大石圆盘噗通落下,重重砸在地上,夯实地基。
    有的搬运石料。这些石料应该是从附近山上开采下来的,每一块都是一米长丶零点五米宽和高的长条石。
    这些石料都是天山地区最常见的砂岩,一块大约半吨重。
    它们四根一组被装在坚固的架子车上,牛拖马拽,从远处的山脚下运过来,再用简单的吊架和滑轮组,吊运到挖好的地基深坑里,和上水泥,一块块码好,成为要塞的基脚。
    还有的运砖丶有的砌砖丶有的准备木料丶有的搅拌水泥.上千人分成不同的组,若干人一组,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王大校,这里在修什麽?」
    「这里在修驿站?」
    「驿站?这看上去像是要塞城堡,是驿站?」
    「对。朝廷正在修建直道,从兰州经过河西走廊到伊吾(哈密),再分两路,北路走天山北麓轮台(乌鲁木齐)丶叶河(乌苏)丶伊丽郡的伊宁城,直抵蒙池郡东部的碎叶城。
    南路走天山南麓高昌丶焉耆丶龟兹丶姑墨(阿克苏)丶疏勒(喀什),再过这真珠河谷,出到大宛城,直抵康居和贵霜城。」
    听着这些地名,饱读史书的沈万象和王用汲自然知道,皇上和朝廷把西域的地名全部恢复成前汉唐名字。
    「这座驿站,位于真珠河谷中心位置,十分要紧,所以按照甲等驿站规模来修,修好后,就可以成为覆盖这方圆百里的城镇了。
    名字也取好了,叫休循驿。」
    「那这些劳作的人,是什麽人?」
    「都是哈密汗国丶叶尔羌汗国丶亦力把里,以及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的俘虏,我们当年灭了这些外藩国,前前后后俘虏四十七万人,都是各部族的青壮。
    其中数年间,归化了大约二十万」
    「归化?」
    「是的,放弃穆教,皈依释门真言宗或者密宗,愿意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这二十万人,放还回家,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编为一户,编入农牧团或农垦团,发放牧场或耕地,牛马以及农具.」
    王用汲有些疑惑,「他们是真心放弃吗?」
    沈万象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这些又不是天生就信穆教的。明受丶虎臣,你们看,越是贫瘠苦旱之地,越容易信教。
    为什麽?
    在暴虐的大自然面前,人太脆弱了,总得心里有信念,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下去。所以钦察丶蒙池丶伊丽丶天山南北以及两河地区,信教的越来越多。
    现在有了更好的信念,他们为什麽不能改?
    皇上的御文集里有说过,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分层次的,生存丶安全丶归属和爱丶尊重信任丶自我实现,生存是最基本的层次。
    以前信教能够帮助他们生存下去,就成了最基本也最迫切的需求。
    归化大明后衣食无忧,生存不成问题,安全也不成问题,信仰自然就跑到第三层归属和爱的层次,而且加入大明,更有归属感,信仰就变得不那麽紧要了。」
    王用汲和王逢猛忍不住竖了大拇指,「千鹤真是了不得了,把圣言御文学得十分通透了。」
    王逢猛继续往下说,「目前还有二十万人,继续劳动改造。其中有不到一万属于归化后又犯错误,继续改造。
    这改造的二十万人,你们看,五六年下来,改造的有模有样。守纪律丶识天威。他们每天除了定量劳动,衣食无忧,还有医护队丶宣教队
    我大明自嘉靖四十三年经略滦河起,就开始对漠南蒙古部族进行劳动改造丶思想重塑,在这一块驾轻驭熟.」
    王用汲心里默算了一下,觉得数字不对,「虎臣,你们俘获了四十七万,归化了二十万,继续劳动改造的有二十万,其中还有不到一万是重新换回炉的,中间有八万差额,还有八万人去了哪里?」
    王逢猛看了他一眼。
    家门,你怎麽有点迂腐啊!
    这种事需要我说得那麽明白吗?
    不大好吧。
    沈万象心里透亮,他婉转地说道:「冥顽不化,不服王化的,自然驱赶出境,难道还留在大明疆域里,任由他们为非作歹?
    而且既然改造不好了,就没有必要强留着继续改造,浪费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是大明子民辛辛苦苦种出来,不能浪费在他们身上。必须赶他们出去」
    沈万象的目光在王逢猛身上扫了一眼,「月氏河以南什麽环境,我们也看到的。兵荒马乱,弱肉强食,满地白骨,赤地千里啊!
    几万人,几十万人,随随便便就没了。是不是这个道理?虎臣。」
    王逢猛憨厚地一笑,「千鹤说得没错。这些年,我们最先攻灭叶尔羌丶哈密丶布哈拉和希瓦汗国,混战中死伤无数。
    后来各地心有不甘的残馀又纷纷造反作乱,平叛中又死伤了不少。初步统计,我军这些年收敛掩埋尸首大约六十万具。
    亡,百姓苦,兴,百姓苦!
    心里虽然有所哀叹,但是必须要尊重他人的选择!
    既然许多人不愿顺应天命,非要顽抗到底,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死后给他们保留最后一份尊严,帮他们入土为安。」
    王逢猛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王用汲也不好追问,也不想追问。
    自古到今,无声无息消失在历史尘埃里的人口,不知有多少。
    他也没有这个心思去为这百万外族蛮夷哀惋。
    王用汲只知道,皇上定下的铁律就是穆教和基教要严防死守。因为这两个宗教不像佛教,源头早已败落泯灭,整个信仰体系早就稀碎,完全融入华夏文明里。
    这两教有自己的源头,有自己非常完整的信仰体系,很难真正地融入华夏文明中。所以少量服从王化的可以允许,但是有规模的就坚决不允许。
    沈万象丶王用汲和王逢猛都知道自家皇上万历帝是怎麽样的人,狠起来连自己族人—宗室都杀得人头滚滚,异族人能柔和到哪里去?
    给下来的方略就是,能归化的欢迎,不能归化的就「礼送出境」,不愿归化又不想走的,直接按外寇入侵处置。
    不聊了,聊多了容易出事。
    沈万象丶王用汲和王逢猛很默契地转移话题。
    沈万象一眼看到王逢猛腰间配着的牛皮枪套,跟以前的短铳枪套不同。
    「王大校,你们又配置新枪了?」他指了指王逢猛腰间问道。
    王逢猛拨开枪套盖在,拿出一把手枪。
    果真是新枪,只见它四四方方像个盒子,后面一个木制手柄,一根不长的枪管从盒子前端伸出来。乌黑的表面散发着金属的亮光。
    「这是万历七年卢龙军械厂新出的手枪,正式编号为零七式自动手枪,我们也叫它盒子炮丶快慢机丶或者叫驳壳枪。
    打得是九毫米标准手枪弹,弹夹分十发和二十发.」
    「快慢机,跟你刚才说的自动手枪是一个意思吗?」
    「对的,这枪可以半自动发射,也可以全自动发射。
    调整手柄上方的快慢机就可以了。骑兵最喜欢这玩意,轻便好用,火力又猛。
    策马靠近了,对准敌人扣动扳机,一梭子打过去足足二十发子弹,五十米内又准又快。吕布在世,项羽重生,也得打趴下。」
    「不用一发发的子弹装填?」
    「不需要了。据说军械局新出一款自动步枪,叫重机枪,那才叫一个猛。只要子弹管用,还有保证有水,可以一直突突地个不停。」
    「怎麽还要保证有水?」
    「这个我就不懂。据说第一批除了装备给京营近卫师,还有一批优先给到玄谦都司的边军。」
    「玄谦都司又是哪里?」
    我们出使四五年,怎麽好多东西都不知道了。
    大明日新月异,发展得太快了!
    「玄谦两州就是此前的西伯利亚汗国,并入我大明后,西部改为玄州,以玄河(额尔齐斯河*)为名。东部改为谦州,以谦河(叶尼塞河)为名,两者合称为玄谦都司。」
    沈万象点点头,注意力又转到王逢猛手里的手枪。
    年轻人,谁不喜欢打手枪?
    何况沈万象做过三年大学生,也有过三个月的正规军训,长枪短铳都实弹玩过。
    王逢猛把驳壳枪的保险关上,递给沈万象。
    沈万象小心地接过来,握在手里沉甸甸的。看着瓦蓝鋥亮的手枪,到处透着金属的暴力美学。闻着机油味,仿佛闻到了硝烟味。
    美得很!
    把玩了一会,沈万象把手枪递给等得不耐烦的王用汲,转头问王逢猛。
    「我们的军械发展得真是迅猛。」
    「没错了,我听军械局的一位朋友说,关键是前几年化学院的神人们,完成了三酸一硷的发明,也就突破了许多瓶颈。」
    「三酸一硷我听说过,它这麽重要吗?」
    「非常重要。三酸一硷搞出来后,我大明的化学水平一日千里。先是在冶炼方面,搞出什麽催化剂,合金啊,高碳素钢,许多新材料纷纷研发出来了。
    然后高精度高耐磨齿轮什麽的都有了,小型蒸汽机带动齿轮传动箱,动力输出非常稳定,工具机精度就上去了。
    还有合金刀具提高了切削能力。我们枪管炮管材质提高,镗床镗床拉的膛线也精细了。
    以前就是个样子货,打不了几枪。现在跟雕萝卜花一样,精准度高,又非常耐用。
    反正就是机械加工水平突飞猛进,许多高精度高耐磨的金属器件,都能加工出来。
    火药局那边拿着化学院的研究成果,搞出了黄色炸药和无烟火药.」
    「黄色炸药我听说过,在高朗港,我听说云贵都司的兵马,清剿与东吁国勾连的云南叛军时,动用了黄色炸药,一两百斤黄色炸药,把一座土司城炸飞了。」
    王逢猛嘿嘿一笑,「这有些夸张了。不过汉奸岳氏父子盘踞的陇川土城,确实是被特遣队用黄色炸药开缺口,而后攻陷的。
    高国春指挥的这场小规模攻坚战,已经被列入西山军校的经典战例.」
    沈万象听出玄机,「化学院搞出无烟火药,你们的枪枝弹药就突飞猛进了。」
    「对,还有底火,这也是机密中的机密。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武器的杀伤力,而是无烟火药和底火的化工原料产量太低。
    化学院那边还在日以继夜地改进工艺,不断突破,可能这两年会全面好转。」
    王用汲依依不舍地把驳壳枪还给王逢猛,「虎臣兄,能不能让我们开两枪,过过瘾。」
    「不好意思,军中有规定,这种新式枪枝,不能随意借给别人使用。」
    沈万象和王用汲一起摇了摇头,「可惜了。」
    王逢猛眼睛一转,叫来警卫员。
    他一身原野灰军装,交叉皮带,身前一排皮制的弹夹袋,右腰配着一个大皮枪套,跟王逢猛的一模一样。
    「你带沈先生和王先生去猎两只兔子,小心操作,不要走火误伤。
    记住了,只准打十发子弹。」
    「是!」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