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53章 账目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53章 账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清晨时分,一场中雨突然而至,暑气消散,江风徐徐。
    陈家志穿着雨鞋,打着雨伞,走在菜田里,昨晚大多数小拱棚都没盖网。
    雨也很突然,来不及盖,幸好雨不算大,没造成损失。
    他站在豇豆田边上,一根根嫩绿色的豇豆垂落,豇豆结荚期和苗期不同,需要充足的水分养分,所以这场中雨来得很及时。
    匆匆走了一圈后,才又回了坝子里,雨还在下。
    敖德海、戚永锋、敖德良也都在屋檐下等他,三人早上都出去了一次。
    “志哥,还好吧?”
    “没什么问题,等了地里的小苗再打一次药。”
    “嗯~”
    陈家志便趁着这个功夫给三人说了下工作,可以趁下雨追一次肥。
    也顺便系统说了下他掌握的水肥和病虫害管理知识,相当于是个小培训。
    “菜心夏季生长快,生育期短,所以水肥管理很重要,追肥要早施、勤施、博施。”
    “从间苗前开始,菜心每隔5~7天就得追一次肥,每亩尿素10~20斤,复合肥20~40斤混合施用,芥菜和芥兰也差不多。”
    “施了肥后,每天早晚都得淋水......”
    他才讲了一会儿,边上围着的人就多了起来,也没停,一路讲完了水肥管理和农药使用。
    “药剂要注意各种农药的交替使用,在收获前7天必须停止使用农药,改为覆盖防虫网~”
    “好了,就这么多吧。”
    李明坤说道:“家志,为什么追肥复合肥就得比尿素多一倍啊,不是尿素更多菜才长得快吗?”
    周玉琼也说“对呀,复合肥多贵啊!”
    陈家志被逗笑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你要想学就按这个比例来就对了,想贪便宜就施尿素呗。”
    戚永锋应道:“志哥,我这两次施肥都是按这个比例来的。”
    陈家志点头道:“这两三个月都按这个比例来,有调整我再给你们说。”
    敖德海和敖德良也表示记住了。
    反正陈老板肥料还很充足,可造就是了。
    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则有点不好受,如果按这个施肥频率和强度,才买的肥料好像又不够用了。
    陈家志进了屋,拿了生产笔记本,在今天的巡田记录上记了一笔。
    其实很多菜农都没有系统学过种菜,全凭经验累积,陈家志也是,只是他比别人会总结。
    菜心根系浅,吸水力弱,耗水多,需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
    一旦缺水两三天,就会提早抽薹,品质变差。
    另外,菜心短期内生长量大,所需要的养分很多,以氮肥为主,所以易定干说的多施尿素没错。
    但复合肥里也有氮肥啊!
    所以陈家志才被逗笑了,现在李明坤还有点嫩啊。
    同时在后期,菜心的磷钾肥需求也很明显,一是能提高抗逆性,二是品质,磷钾肥充足菜心口感才会好。
    至于施肥的比例,则是陈家志前世在一年又一年的种植中总结出来的。
    上午也一直在下雨,吃了早饭后几人又趁着这个机会去施肥。
    陈家志中途去库房看了看,肥料是不少,但多了13亩地,这点肥料也就坚持3个月。
    他上午也找不到什么活干。
    现在分了组,除了播种和收菜,他帮哪一组多干点活都不好。
    所以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统筹种植过程,确保不出差错,同时加强培训,提高小组长和菜工的素质,这也是打造自己菜场的基础。
    兜了一圈,陈家志又往回走,闲了下来,也有心思多欣赏雨雾朦胧的菜场。
    只见绵密细雨包裹琉璃瓦房顶,雨水顺着房檐落下,李秀坐在家门口,手撑着下巴发呆,一黑一白两只狗就躺在脚下,菜田里还有着冒雨施肥的菜农。
    有点想把这一幕记录下来。
    又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坝子里,两只狗站起身摇晃着尾巴,却又不愿冒雨出来。
    收伞,换鞋。
    陈家志说道:“秀,拿下钱,我要出去一趟。”
    闻言,李秀立马起身进了屋,陈家志进门后,便把挎包递向他。
    “都在里面了,拿去存了吧。”
    陈家志沉吟道:“先不存,我去订购肥料,等后面还打算买台电视和相机,你也快生了,也需要花钱。”
    “买相机做什么?”
    李秀凝眉道,买电视她能理解,现在有钱了,家志想买也就买了。
    但相机,感觉不太实用呢。
    陈家志说:“我觉得把有些事记录下来,以后再看,会很有意义,孩子不也马上出生了吗,以后可以给他看看出生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你只给他说东乡菜场,他也理解不到。
    还可以给拍些照片寄回老家,把孩子的照片寄回去,老爹可能就同意来花城了。
    也可以给菜工拍,寄给家里的孩子老人看看。
    还可以记录菜场发展的过程,也可以多拍点我们的照片......糟了!”
    李秀的心理防线都快被突破了,结果就看到陈家志猛拍了下大腿。
    “咋了?”
    “我都晒黑了,拍不出我巅峰时的颜值了,这相机买晚了,该早点买,哎哟喂,亏了亏了。”
    陈家志连着拍打自己,极度懊恼,给李秀乐的花枝乱颤。
    陈家志又说:“秀,你还好,没晒黑,现在买了多给你拍两张,以后七老八十了再给子孙后代看你的英姿。”
    “买买买,你去买还不行吗!”李秀笑了又笑,把挎包又收了回去,问:“订肥料要带多少钱过去?”
    陈家志想了想,说道:“先给我5000块吧。”
    李秀数了5000出来,陈家志跟着便一手拿伞一手骑车出了门。
    “你骑车慢点。”
    “放心吧。”
    十来分钟,就到了洪中的农资店外,大榕树上不断滴落大颗大颗的雨点。
    陈家志还没停好车呢,洪中便迎了出来:“陈老板,买点什么?”
    “尿素和复合肥卖多少了?”
    洪中笑了又笑,有点摩拳擦掌的意思,“尿素1800元/吨,复合肥2500元/吨。”
    陈家志扭头就走。
    “哎哎哎,你先别急啊!”
    “你给个一口价。”
    “已经很优惠了。”洪中说:“你去其它地方,别人不一定有我给的便宜。”
    “你的我要担假货风险。”
    “是次货,你说的。’
    “对我来说和假货没区别。”
    “你都能分辨出假货了,我还敢糊弄你啊!”洪中挥了挥手:“来吧,来吧,我再一样给你便宜50元。”
    “至少得便宜100吧,我上次才和你分享了做农资店的经验。”陈家志进了店,瞧了又瞧,“你看现在你这些物资就顺眼多了。”
    洪中:“真便宜不了了,我现在都是成本价给你,而且不卖次货,价格更贵了,了,现在都没啥生意了。”
    陈家志说:“你现在要先把口碑攒起来,等别人发现用你的产品效果更好,回头客自然就多了。”
    “但愿吧。”
    洪中依然不抱有希望。
    看好了后,陈家志最终定了1.5吨尿素,3吨复合肥。
    洪中给他算的总价9975元,抹零抹不动。
    价格确实涨得挺厉害。
    他还记得第一次来买时,尿素才1400元/吨,复合肥1800元/吨。
    三个月涨了快30%。
    这要是普通农户,还真不舍得用肥料。
    事实也是如此,洪中店里的生意很差,农民不舍得用肥,陈家志属于超级大客户。
    1994年也确实是中国农资史上很混乱的一年,供应吃紧,流通混乱,假冒肥、劣质肥纷纷出现,以次充好,变相涨价,坑农骗农………………
    农民不愿意买,也不敢投入。
    自然也给了陈家志一些机会。
    他懂得常规分辨方法,也于敢投入和使用化肥,种出的菜产量和品质自然会更好。
    这也是一种优势。
    在洪中店里又呆了一会儿,雨也停了,其便找来搬运工装车准备送货。
    陈家志也先一步回去,找李秀拿钱,付了5000定金,还差4975元。
    李秀又把包拿了出来,问道:“化肥又涨价了?”
    陈家志:“嗯,洪老板5块钱都舍不得抹掉,砍价也应该砍到底了。”
    李秀点点头,“嗯,该花也得花,家里也还剩1900多元,买台黑白电视够了,就是不知道相机多少钱。”
    “买什么黑白电视啊,要买就买彩电,再多卖两天菜就回来了。”
    陈家志拿了钱后,也没急着走,洪中还没到呢,便在桌子上盘算了下近期的花销。
    小拱棚、发酵猪粪、遮阳网、微耕机、水泵、化肥、驾校报名费~
    不到十天时间,花了3.1万元出去。
    今天早上收入了3578元后,台风行情启动后的总收入接近6.6万元。
    其中存入银行3万,存款达到6.6万元,家里还有现金1900元。
    6.6-3.1-3-0.19=0.31,盘点下来存在3100元左右的缺口。
    “说,秀,你是不是背着我藏私房钱了?”
    李秀一脸懵,眨了眨眼后才说道:“不该是你藏私房钱吗?”
    “哈哈,我开个玩笑。”
    陈家志逗了会儿笑,又说:“平时还买了些小东西,种子也没算钱,还有日常开销,算下来也差不多。”
    李秀:“你想把账再做精细点吗?”
    “算了,现在这样挺合适,我心里有个数就行。”陈家志笑道:“后面应该没有大的开销了,可以安心攒钱买电视、买相机、买车~”
    李秀:“万一你又想拿地了呢?”
    陈家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