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报!刘节度亲率骑兵杀来了!”
“不可能,靖难大军即便再精锐,也不可能彻底隐藏身形,即便飞虎子会飞,他难道还能带着大军一起飞过来吗?!”
“回禀相公,刘节度兵分两路,他亲自率领二百甲骑,自...
十二月二十日,刘淮大军于哈拉和林以北三百里扎营。此地已近蒙古王庭最后据点,地势起伏,风雪交加,白日里也难见日光。草原之上,积雪皑皑,寒风如刀,士卒皆裹甲披裘,仍觉寒意彻骨。
“刘帅,前方便是窝阔台藏身的斡耳朵。”谢扶摇低声说道,“此地乃蒙古旧都,地势险要,守军虽不多,但多为亲兵精锐,不可轻敌。”
刘淮立于营帐之外,遥望远方,沉声道:“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窝阔台逃至此地,已是穷途末路。若能将其擒获,便可彻底终结北伐之战。”
陈仲文皱眉:“然我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若久战不下,恐生变故。”
李铁衣却道:“我军轻骑精锐,可速战速决。若此时退缩,岂非前功尽弃?”
刘淮目光坚定:“我意已决,大军继续北上。”
十二月二十一日,刘淮率军深入草原腹地。
草原之上,风雪漫天,行军艰难。蒙古军亦知刘淮军至,派出大量斥候,四处侦查,伺机袭扰。
“刘帅,敌军斥候频繁出没,恐有埋伏。”一名斥候回报。
刘淮点头:“传令,全军戒备,斥候加倍派出,务必掌握敌军动向。”
十二月二十四日,大军行至一处山谷,地势险峻,两侧皆是山岭,唯有一条小路可通。
“此地易守难攻,若敌军设伏,我军恐难脱身。”谢扶摇提醒。
刘淮沉思片刻,道:“李铁衣,你率轻骑先行探路,若有伏兵,立即回报。”
李铁衣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山谷两侧果然伏兵四起,箭雨如蝗,李铁衣军猝不及防,伤亡不小。
“敌军伏兵!”斥候急报。
刘淮当即下令:“全军列阵,盾牌手在前,弓弩手掩护,步兵推进!”
大军迅速列阵,稳住阵脚。
谢扶摇率轻骑绕行山谷两侧,趁敌军不备,突袭其侧翼。
陈仲文则率弓弩手压制敌军火力,掩护主力推进。
战斗持续至黄昏,敌军终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此战,刘淮军虽损失不小,但成功击退敌军,震慑草原。
十二月二十六日,大军抵达斡耳朵城外。
斡耳朵城墙低矮,但地势险要,守军约五千人,由窝阔台亲自统帅。
窝阔台年迈,但依旧沉稳,见刘淮军至,立即下令闭门死守,同时飞马向蒙古各部求援。
刘淮立于城外,遥望这座草原最后的堡垒,心中百感交集。
“斡耳朵,乃蒙古旧都,亦是窝阔台最后的据点。”谢扶摇道,“此城若破,蒙古将彻底灭亡。”
刘淮点头:“然此城虽小,但地势险要,若强攻,恐伤亡惨重。若久围,恐敌军援军南下,与我军决战于此。”
陈仲文沉声道:“不如分兵一部,北上牵制敌军援军,主力则围困斡耳朵。”
刘淮沉思片刻,道:“好,此计可行。”
他当即下令:“谢扶摇,你率一万轻骑,北上阻击敌军援军。若敌军势大,不可力敌,可退守居庸关,待我军主力破斡耳朵后,再行合围。”
谢扶摇领命而去。
十二月二十七日,刘淮下令围城。
斡耳朵四门皆被封锁,城中粮道断绝,守军虽顽强,但士气逐渐低落。
十二月三十日,城中开始出现粮荒,守军士气大降。
刘淮趁势派使者入城劝降。
使者带回消息:“窝阔台言,若刘帅愿与蒙古议和,可保斡耳朵百姓无恙。”
刘淮冷笑:“议和?我军既已至此,岂能与蒙古议和?”
他命使者回话:“若降,则活;若战,则死。”
使者带回回信:“斡耳朵守军,愿战。”
刘淮点头:“好,那便战。”
十二月三十一日,刘淮下令攻城。
斡耳朵城墙低矮,守军拼死抵抗,刘淮军苦战一日,未能破城。
谢扶摇建议:“刘帅,斡耳朵守军战意未失,若强攻,恐损失惨重。不如围而不打,待其粮尽自乱。”
刘淮沉思片刻,点头:“好,围而不攻。”
正月初一,刘淮下令停止攻城,改为长期围困。
城中守军虽顽强,但粮食短缺,士气低落,不久便生内乱。
正月初五,城中爆发兵变,部分守军杀其蒙古将领,开城投降。
刘淮率军入城,命谢扶摇接管城防,自己则继续北上。
正月初七,刘淮亲自率军北上,直逼窝阔台藏身之地。
前方,便是草原的尽头,便是真正的北伐终点。
刘淮立于马背之上,遥望远方,目光如炬。
“真正的敌人,就在前方。”
“真正的北伐,才刚刚开始。”
正月初八,刘淮大军抵达蒙古最北端,距斡耳朵三百里之地。此地地势荒凉,风雪交加,不见人烟。
“刘帅,前方便是窝阔台最后藏身之所。”谢扶摇低声说道,“此地乃草原尽头,敌军已无退路。”
刘淮点头:“传令,全军戒备,准备决战。”
正月初九,大军行至一片山谷,地势险峻,两侧皆是山岭,唯有一条小路可通。
“此地易守难攻,若敌军设伏,我军恐难脱身。”谢扶摇提醒。
刘淮沉思片刻,道:“李铁衣,你率轻骑先行探路,若有伏兵,立即回报。”
李铁衣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山谷两侧果然伏兵四起,箭雨如蝗,李铁衣军猝不及防,伤亡不小。
“敌军伏兵!”斥候急报。
刘淮当即下令:“全军列阵,盾牌手在前,弓弩手掩护,步兵推进!”
大军迅速列阵,稳住阵脚。
谢扶摇率轻骑绕行山谷两侧,趁敌军不备,突袭其侧翼。
陈仲文则率弓弩手压制敌军火力,掩护主力推进。
战斗持续至黄昏,敌军终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此战,刘淮军虽损失不小,但成功击退敌军,震慑草原。
正月初十,大军抵达窝阔台藏身之地。
此地乃草原尽头,窝阔台已无退路。
刘淮率军包围,窝阔台率残部死守,拼死抵抗。
正月十一日,刘淮下令总攻。
战斗持续至夜,窝阔台被擒,蒙古军彻底覆灭。
正月十二日,刘淮于草原之上举行受降仪式,窝阔台跪于刘淮面前,低头不语。
刘淮望着远方,缓缓开口:“北伐,终于完成了。”
谢扶摇、陈仲文、李铁衣等将领皆跪地高呼:“大帅威武!”
草原之上,风雪依旧,但战火已熄,北伐之战,终于落下帷幕。
正月十三日,刘淮于斡耳朵城中设宴,犒赏三军。此战虽胜,然士卒伤亡惨重,尤以攻城战中最为惨烈。谢扶摇、陈仲文、李铁衣皆在席中,众人虽表面欢笑,然心中皆知,此战虽胜,然北伐之路尚未真正终结。
“刘帅,蒙古虽灭,然其残部尚在,若不彻底肃清,恐日后再生祸乱。”谢扶摇沉声道。
刘淮点头:“我亦知此理。然我军连战连捷,士卒疲惫,若贸然追击,恐反被其所乘。”
陈仲文皱眉:“不如分兵扫荡各部,肃清残敌,以绝后患。”
李铁衣却道:“我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若分兵,恐反被敌军各个击破。”
刘淮沉思良久,终是缓缓开口:“此事暂且搁置,待我军休整数日,再行商议。”
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斡耳朵城中张灯结彩,士卒欢庆胜利。然刘淮却独自立于城头,遥望远方,心中思绪万千。
“刘帅,夜寒风冷,何不回帐中歇息?”谢扶摇轻声问道。
刘淮摇头:“我心中不安,总觉得此事尚未结束。”
谢扶摇沉默片刻,道:“刘帅可是担忧蒙古残部?”
刘淮点头:“蒙古虽灭,然其部族众多,若其首领未除,恐日后再生祸乱。”
谢扶摇叹息:“然我军士卒疲惫,若贸然深入,恐难以为继。”
刘淮沉思片刻,终是缓缓开口:“传令,明日召集诸将,商议下一步行动。”
正月十六日,刘淮召集诸将议事。
“我军虽胜,然蒙古残部仍在,若不彻底肃清,恐日后再生祸乱。”刘淮道,“诸位有何高见?”
陈仲文沉声道:“不如分兵扫荡各部,肃清残敌,以绝后患。”
李铁衣却道:“我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若分兵,恐反被敌军各个击破。”
谢扶摇思索片刻,道:“不如派遣使者,招降各部,若愿降,则封其首领,若不愿,则大军压境,以武力震慑。”
刘淮沉思良久,终是点头:“好,此计可行。”
他当即下令:“谢扶摇,你率三千轻骑,携带诏书,前往各部,招降纳叛。若其愿降,则赐其封号,若不愿,则大军压境,以武力震慑。”
谢扶摇领命而去。
正月十七日,谢扶摇率军出发,前往蒙古各部。
刘淮则率军驻守斡耳朵,等待消息。
正月二十日,谢扶摇归来,带回消息:“各部大多愿降,唯独一部,乃窝阔台之子贵由所领,拒不投降,且扬言要为父报仇。”
刘淮冷笑:“贵由?不过一介莽夫,何足道哉。”
他当即下令:“李铁衣,你率五千轻骑,前往贵由部,若其愿降,则封其首领,若不愿,则大军压境,以武力震慑。”
李铁衣领命而去。
正月二十一日,李铁衣率军出发,前往贵由部。
刘淮则继续驻守斡耳朵,等待消息。
正月二十五日,李铁衣归来,带回消息:“贵由拒不投降,且率军迎战,我军与其激战一日,终将其击溃,贵由被俘。”
刘淮点头:“好,将其押回,待我亲自审问。”
正月二十六日,贵由被押回斡耳朵。
刘淮亲自审问,贵由拒不投降,且破口大骂。
刘淮冷笑:“你父窝阔台尚且败于我手,你有何资格在我面前放肆?”
贵由怒吼:“你不过一介汉人,怎敢妄图统治草原?”
刘淮淡淡一笑:“我非为统治草原而来,而是为天下百姓而来。若不彻底击溃蒙古,中原永无宁日。”
贵由怒视刘淮,咬牙切齿。
刘淮挥手,命人将其押下,暂且囚禁。
正月二十七日,刘淮召集诸将议事。
“贵由已被擒,蒙古残部已尽降,北伐之战,已告一段落。”刘淮道,“诸位,我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若继续深入,恐难以维持。”
陈仲文沉声道:“然我军若就此撤退,恐敌军再生祸乱。”
李铁衣却道:“我军士气正盛,若此时退缩,岂非前功尽弃?”
谢扶摇思索片刻,道:“不如留下部分兵力,驻守斡耳朵,其余大军,班师回朝。”
刘淮沉思良久,终是点头:“好,此计可行。”
他当即下令:“谢扶摇,你率一万轻骑,驻守斡耳朵,以防敌军反扑。其余大军,随我班师回朝。”
谢扶摇领命而去。
正月二十八日,刘淮率军启程,踏上归途。
草原之上,风雪依旧,然战火已熄,北伐之战,终于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