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但是现在,蒋洲很清楚,上杉景虎没得可选,上杉景胜在各个方面都比他占优,他是上杉谦信的外甥和养子,生父是长尾政景。现在还控制了上杉谦信的仓库,对于上杉景虎来说,没有比这更糟的了,原本在他们两人的争端发生之初,作为上杉景虎本家的北条氏也迅速作出了反应,其兄北条氏政拜托武田胜赖救援上杉景虎,武田胜赖也慨然允诺,提兵前来调停。
但是上杉景胜在占领春日山的同时,也继承了谦信巨大的金银。武田胜赖在上杉景胜许以割让上野、黄金一万两、迎娶胜赖之妹等优厚条件下,同意谈和并退兵。现在武田胜赖已经彻底站到了上杉景胜这边去了。
所以蒋洲很清楚,他没得选,只要不想死,就只有大明这一根救命稻草了。
上杉景虎没有第一时间就回复蒋洲,而是召集了自己的部下商量之后,于两天后再次与蒋洲见面,蒋洲很清楚,上杉景虎没有别的路可走,所以他只能抓住大明这根稻草。
蒋洲向上杉景虎提出了自己的条件,第一,上杉景虎遣使大明,向大明奉表称臣,乞求援兵。第二,越后的港口准允大明水师驻泊。第三,日后越后的金银矿由大明和上杉景虎合办,大明占股一半。第四,大明日后要驻军越后。第五,上杉景虎要向大明进贡黄金二万两,白银三十万两,作为军费。
对于蒋洲的这五个条件,上杉景虎差点想掀桌子,他现在穷的叮当响,哪里有钱给大明,蒋洲表示,没有可以找王直借啊,王老板别的不多,就是银子多,只要上杉景虎开口,蒋洲表示,多少王直都愿意借给上杉景虎,只不过收点利息罢了。
而对于大明要驻军的要求,上杉景虎是不愿意答应的,他很清楚,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大明长期在越后驻扎,他这个大名的威信就很难维持的,本来依靠大明就是个很难说出口的事情,现在甚至要请大明驻军,对于他来说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
蒋洲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有大明的帮助,将军可以一统整个越后国,雄视倭国,甚至与织田信长相争锋,未尝不可。只要将军愿意,大明愿意一直支持将军。”
蒋洲是个出色的画饼大师,在蒋洲的不断忽悠之下,上杉景虎答应了蒋洲的全部条件,当人也由不得他不答应,现在上杉景胜虎视眈眈,准备干掉上杉景虎,已经是由不得他再犹豫了,上杉景胜可以贿赂武田胜赖,他上杉景虎怎么不可以和大明联手,卖不卖越后,他现在已经顾不上了,现在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经过上杉景虎一方的商量,决定派遣上杉景信赴大明求援,而一应的书表、礼物等,都由王直操办,搭乘王直的商船,取道朝鲜,赶赴天津。
同时王直派遣快船将自己和蒋洲的密疏通过驻朝鲜的北洋水师提督陈璘送达朱载坖处,朱载坖收到王直和蒋洲的密疏之后,大为惊喜,这样朱载坖才有理由出兵倭国。
同时在草原上的索南加措也已经答应了方逢时要求,取道河套,准备前往京师,为了震慑满意,方逢时调集三边精锐,加上马芳统帅三千营精锐,出边墙迎接索南加措,二万余官军精骑从花马池出发,以迎接索南加措为由,深入河套,这是大明百余年都没有的事情了。
官军衣甲鲜明,士气高昂,直奔索南加措的所在,面对马芳这位威名赫赫的名将,索南加措也不禁心有戚戚,马芳的认旗被三千营军士高高举起,将俺答派来护送索南加措的三千精锐紧紧包围,两军都是严阵以待,索南加措见状,赶紧出来,求见马芳。
马芳见到索南加措之后,在战马上略一拱手说道:“上师,本国公奉陛下圣谕,特来迎请上师往京师传法。”
索南加措不禁苦笑,这是迎请吗?马芳的麾下各个刀出鞘弓上弦的,一副随时准备动手的姿态,索南加措赶紧说道:“好叫潞国公知道,这些骑兵就是阿勒坦汗派来护送小僧,现在既然用不上了,还请潞国公放他们离开。”
马芳看了这些汗帐勇士一眼,命令官军让开一条道路,放这些蒙古人离开,三千营副将刘宝在身旁低声说道:“大帅,就这么放这些骚鞑子走了?”
刘宝的意思很明显,这可是三千汗帐精锐啊,大功一件啊,就这么放走了,有些可惜,马芳说道:“别坏了陛下的方略,要不是你我吃罪不起!”
马芳上前,笑着对索南加措说道:“上师,陛下对上师是期盼已久,故而特遣本国公来迎,幸不辱命,侥幸啊侥幸!”
在马芳的护送下,索南加措一行人抵达花马池,三边总制方逢时、巡视九边大学士张四维都去见了索南加措,同时立即上奏朱载坖,和索南加措一道迅速赶回京师。
隆庆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蒋洲和越后使臣上杉景信抵达天津,同时由蒋洲代为向礼部呈递奏疏,抵达京师之后,朱载坖命令将上杉景信先安置在四夷馆,同时召集阁部重臣、参赞军务大臣等,还有蒋洲,共同商量此事。
蒋洲向朱载坖和在场的重臣们介绍了现在倭国和越后的情况,还有蒋洲和上杉景虎初步达成了条件,朱载坖则是首先定调,他说道:“上杉景虎万里求援,足见恭敬,不可伤远人之心而大明国威也!”
其实在场的臣子们都知道,上杉景虎恭不恭敬,朱载坖根本不在乎,但是越后的金银矿,朱载坖很在乎,他是打定主意要干涉倭国了。
首辅李春芳首先说道:“陛下,倭人求援,确实是谨慎对待,但是大明以何名义出兵,值得商榷。”
其实李春芳的意思很明确了,就是出兵可以,但是太祖的祖训是摆在那里的,怎么样规避太祖的祖训,这才是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