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零六章新的一年(第1/2页)
徐佳莹笑着走过去,帮她理了理头发:“快去洗漱,马上就能吃了,给你留了最大块的年糕。”
苏锦眼睛一亮,转身就往卫生间跑,脚步声在走廊里哒哒响。
沈亦舟也跟着醒了,他和苏锦现在还是分房睡的。
走进厨房时,正好看到苏锦跑过的身影,忍不住笑了:“叔叔阿姨早,新年好!锦儿还是这么馋。”
苏木连忙招呼他:“快坐,年糕汤马上就好,你也尝尝,沾沾新年的喜气。”
四碗热气腾腾的年糕汤很快端上桌,白瓷碗里,软糯的年糕浮在琥珀色的汤里,红枣像一颗颗红宝石,桂圆肉透着莹润的光泽,还撒了一层晒干的桂花,看起来格外诱人。
“快尝尝,”苏木给徐佳莹夹了一块年糕,“看看今年的味道怎么样。”
徐佳莹咬了一口,年糕软糯Q弹,甜而不腻,带着桂花的清香,忍不住点头:“比去年的还好吃,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苏锦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汤,眼睛弯成了月牙:“太甜啦!我还要再吃一碗!”
沈亦舟也笑着说:“确实好吃,比我在北京吃的年糕汤地道多了,阿姨要是开个早餐店,肯定火。”
吃完早饭,大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给街坊们拜年。
徐佳莹把昨天剩下的桂花糕装进一个竹篮里,竹篮是她外婆传下来的,编得精致,还带着淡淡的竹香。
她又拿出几个红色的纸袋子,把桂花糕分装进去,每个袋子里还放了一小包乌镇特产的绿茶。
苏木则从抽屉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新年红包,红包是徐佳莹亲手剪的腊梅图案,里面装着崭新的纸币。
按照乌镇的习俗,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还要给邻里的老人送些小礼物,寓意“新年安康,邻里和睦”。
苏锦和沈亦舟也换上了新衣服,苏锦穿了件淡粉色的短款棉袄,搭配白色的加绒牛仔裤,显得活泼又可爱。
沈亦舟穿了件藏青色的羽绒服,里面是白色的毛衣,看起来干净又精神。
“走吧!咱们先去张奶奶家,她肯定早就醒了。”苏锦拎着一个纸袋子,里面装着给张奶奶买的水果,有苹果、橙子,还有张奶奶爱吃的耙耙柑。
张奶奶家的院门没关,虚掩着,苏木轻轻推开院门,就看到张奶奶正在院子里扫雪,扫帚在她手里显得有些沉,她扫得很慢,额头还渗着细汗。
“张奶奶,新年好!”苏锦大声喊着,跑了过去。
张奶奶抬起头,看到他们,连忙放下扫帚,脸上露出笑容:“新年好!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坐,外面冷。”
徐佳莹把装着桂花糕的纸袋子递给张奶奶:“这是昨天做的桂花糕,您尝尝,感谢您昨天借我们砂锅,不然腊味合蒸就做不成了。”
张奶奶接过袋子,打开闻了闻,笑着说:“这桂花糕真香,你们太客气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苏木从兜里拿出红包,递到张奶奶手里:“张奶奶,这是给您红包,钱不多,祝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零六章新的一年(第2/2页)
张奶奶连忙推辞:“不用不用,昨晚不是给了嘛,你们年轻人挣钱也不容易,我怎么能要你们的红包。”
徐佳莹按住她的手:“张奶奶,这不一样,这是我们的心意,您就收下吧,以前您还经常给锦儿塞糖吃呢,现在锦儿长大了,也该孝敬您了。”
张奶奶看着苏锦,眼里满是慈爱,最终还是收下了红包,转身去屋里拿出一袋自己炒的瓜子:“你们尝尝,我自己炒的,没放太多盐,好吃得很。”
离开张奶奶家,他们又去了陈叔的杂货店。
陈叔正忙着整理货架,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活:“新年好!快坐,我给你们倒杯热茶。”
徐佳莹把桂花糕递给陈叔:“陈叔,这是给您的桂花糕,谢谢您昨天给我们留的香肠,味道特别好。”
陈叔笑着收下:“你们爱吃就好,明年跨年要是还需要香肠,提前跟我说,我给你们留最好的。”
苏木又给陈叔的小孙子递了个红包,小家伙接过红包,害羞地躲在陈叔身后,偷偷笑着。
接着,他们去了杨大爷的茶馆,杨大爷正和几个老街坊在喝茶聊天,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招呼:“苏木来了!快坐,尝尝我新泡的龙井。”
苏锦把桂花糕放在桌上:“杨大爷,新年好!这是我们做的桂花糕,您和街坊们尝尝。”
杨大爷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笑着说:“好吃!比街上买的还香,徐佳莹的手艺就是好。”
大家围着桌子聊天,说起跨年当晚的烟花,都忍不住赞叹:“今年的烟花比往年好看多了,在茶馆里都能看到,真热闹。”
回到家时,已经快中午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沙发上,暖洋洋的。
苏锦拿出手机,打开公众号后台,准备推送“乌镇跨年回顾”的文章。
她把跨年当晚拍的照片一一整理好,有大家一起放河灯的画面。
十几盏河灯在水面上连成一片,暖黄的灯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
有烟花绽放的瞬间,金色、红色、粉色的烟花在夜空炸开,照亮了乌镇的夜空,还有一起吃家宴的场景。
桌上的腊味合蒸、桂花糖藕冒着热气,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
沈亦舟坐在她身边,帮她调整图片的顺序,还在每张图片下面加了简短的文字说明。
“这张放河灯的照片,要放在最前面,最有氛围感。”沈亦舟指着一张照片说。
照片里,苏锦和徐佳莹的河灯刚放进水里,火苗轻轻跳动,苏锦正笑着看向徐佳莹,眼里满是温柔。
苏锦点点头,又在文章末尾加上了每个人的新年心愿:“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平安,朋友顺遂,乌镇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知道。”
文章推送出去不到半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了五千,评论区里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