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零七章新的计划(第1/2页)
“哇!乌镇跨年也太温馨了吧!好想去!”
“苏锦和沈亦舟穿汉服的样子好配,像画里的人!”
“明年我也要去乌镇跨年,和你们一起放河灯、看烟花!”
苏锦看着这些留言,嘴角忍不住上扬:“太好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乌镇的跨年。”
沈亦舟揉了揉她的头发:“这说明咱们的公众号越来越有影响力了,以后咱们可以多推送一些江南文化、乌镇习俗的内容,比如乌镇的端午、中秋怎么过,让更多人了解乌镇的四季。”
下午,周慧、李默、邢梦洁和崔姝如约来到苏木家。
周慧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新设计的汉服草图,李默抱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采访笔记。
邢梦洁怀里抱着穿红色围巾的三花猫,还带了救助站的志愿者登记表,崔姝则从家里拿出一个食盒,里面装着刚炸好的春卷,还冒着热气。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三花猫在石桌上蜷成一团,睡得香甜。
“新的一年,我有个想法,想在汉服店推出‘新年腊梅系列’汉服。”周慧先开口,她从布包里拿出草图,摊在石桌上。
“你们看,这件淡红色的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腊梅纹样,裙摆缀着珍珠,走路的时候会轻轻晃动,特别好看,还有这件青色的长衫,腰带上绣着缠枝腊梅,配同色系的裤子,男生穿也很合适。”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想和苏木老师合作,推出‘汉服+江南故事’礼盒,每个礼盒里有一件汉服,还有一本李默写的江南短篇故事集,让买汉服的人不仅能穿得好看,还能了解汉服背后的文化。”
苏木拿起草图,仔细看着,眼里满是赞赏:“这个想法很好,腊梅是乌镇的冬季特色,和新年很搭。木槿传媒可以帮忙宣传,咱们还可以在礼盒里放一张乌镇的风景明信片,吸引更多游客来乌镇。”
李默也点头:“我没问题,我可以专门写几篇和汉服相关的短篇故事,比如古代女子穿汉服跨年的故事,融入乌镇的习俗,肯定很有意思。”
“我也有个计划。”李默打开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几张老照片,“新的一年,我想写一本《乌镇跨年习俗》,把张奶奶、杨大爷他们的回忆都记录下来,配上老照片和插画,让更多人了解乌镇的跨年传统。”
“我还想写一个关于江南四季的长篇故事,主角是一个在乌镇长大的女孩,讲述她在江南的童年、成长,还有和家人朋友的故事,让更多人喜欢上江南的生活。”
徐佳莹笑着说:“等你写完,咱们就在杨大爷的茶馆办个新书发布会,邀请街坊们都来,再请崔姝炸些春卷,煮些热茶,热热闹闹的。”
崔姝连忙点头:“没问题!到时候我多炸些春卷,再做些豆沙包,让大家吃个够。”
邢梦洁轻轻抚摸着三花猫的头,轻声说:“新的一年,我想给救助站的小猫们盖个新的小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零七章新的计划(第2/2页)
她从包里拿出设计图,“这是我画的草图,小院子里有猫爬架、晒太阳的平台,还有专门的喂食区和医疗区,我已经联系了几个志愿者,他们愿意帮忙建,就是资金还不太够。”
苏锦立刻说:“我可以在公众号上发起募捐,帮你宣传,肯定有很多爱心人士愿意帮忙,咱们还可以搞个‘猫咪领养日’,在乌镇老街摆个摊位,让更多人知道救助站的小猫,帮它们找到家。”
沈亦舟也点头:“我可以帮忙设计领养日的海报,还能去现场帮忙拍照,记录领养过程。”
崔姝看着大家,笑着说:“我没什么大计划,就是想把春卷、豆沙包这些传统小吃做得更好。”
她打开食盒,拿出春卷递给大家,“你们尝尝,这是我新研究的荠菜肉馅,比之前的更好吃。明年跨年,我还来给大家炸春卷,再做些新的小吃,比如桂花糯米糍、芝麻糖,让大家尝尝鲜。”
苏锦拿起一个春卷,咬了一口,外酥里嫩,荠菜的清香和肉的鲜味在嘴里散开,忍不住说:“太好吃了!崔姝阿姨,您要是开个小吃店,我肯定天天来。”
苏木看着大家,笑着说:“木槿传媒新的一年也有规划,想拓展‘江南IP’,除了之前的漫改,还想做‘江南美食’短视频。”
他拿出手机,展示自己写的策划案,“咱们可以拍一些乌镇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比如腊味合蒸、桂花糖藕、年糕汤,从选材到制作,详细记录,再配上乌镇的风景,比如清晨的老街、傍晚的河边,肯定能吸引很多观众。”
沈亦舟立刻说:“我可以帮忙拍摄和剪辑,我之前学过视频剪辑,能把视频做得更精致,苏锦负责写文案,咱们分工合作,肯定能做好。”
“我也有个想法。”徐佳莹从屋里拿出几个自己做的香囊,递给大家,“我想组织邻里,成立一个‘江南手工小组’,教大家做香囊、刺绣、剪纸这些传统手工。比如这个香囊,里面装了艾草和桂花,既能驱虫,又好闻,适合夏天用。”
“还有这个剪纸,剪的是腊梅图案,可以贴在窗户上,新年的时候特别喜庆。”
张奶奶正好路过,听到这话,连忙停下脚步:“我也参加!我会做虎头鞋,还会绣鞋垫,到时候教大家做,让年轻人也学学这些老手艺。”
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徐佳莹拿出笔记本,记下每个人的特长,脸上满是欢喜。
苏锦和沈亦舟对视一眼,笑着说:“我们打算暑假回乌镇,做‘江南非遗’专题。”
苏锦拿出手机,展示她做的计划,“我们想走访更多老匠人,比如做木梳的老木匠、做油纸伞的师傅、做蓝印花布的艺人,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做成文章和视频,推送到公众号上。”
“我们还想发起‘江南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能亲手体验木梳制作、油纸伞绘画,感受江南非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