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百一十八章 布置茶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百一十八章 布置茶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百一十八章布置茶馆(第1/2页)
    苏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看,伸手比了比尺寸:“行,就按你说的来。我先在木框上钉几个小钉子,你帮忙把稿纸用夹子固定好,别用胶水,以后取下来方便,还能留着下次用。”
    他从工具袋里拿出小锤子和细钉子,锤子是铜制的,手柄磨得光滑,还是当年徐佳莹外公留下的老物件,敲在钉子上发出“笃笃”的轻响,不吵人,却透着股踏实劲儿。
    两人正忙着,院门外传来熟悉的笑声,周慧带着两个年轻姑娘走进来,手里提着几个印着淡蓝色腊梅纹样的衣箱,轮子在青石板上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
    “杨大爷,苏叔,徐阿姨,我们来试穿汉服啦!”
    周慧嗓门亮,一进门就把茶馆里的冷清驱散了大半,她穿着件姜黄色的羽绒服,帽子上的毛领沾着点雪粒,一看就是刚从外面赶来,“这两位是我朋友,小雅和小琪,今天来当模特,试试‘新年腊梅系列’的尺寸,顺便走两遍路线,看看哪里需要调整。她们都是学舞蹈的,走秀肯定好看。”
    小雅和小琪都穿着休闲装,一个穿米色卫衣配牛仔裤,一个穿黑色羽绒服配运动鞋,看到茶馆里的布置,眼睛都亮了。
    “慧姐,这茶馆也太有感觉了!木质桌子、老灯笼,还有这些手稿,像是穿越到了老乌镇,比我们之前拍古风写真的场地还地道。”
    小雅伸手摸了摸八仙桌的桌面,指尖划过木缝里的纹路,“这桌子得有几十年了吧?摸起来特别有质感。”
    徐佳莹笑着走过去,从暖壶里倒了两杯热茶,递到她们手里:“快坐,外面冷,喝点茶暖暖身子。茶是杨大爷自己炒的龙井,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喝着顺口。”
    “你们要是试穿汉服,里面的小隔间可以用,我早上刚把里面的凳子擦干净,还铺了块新的棉垫,坐着换衣服舒服。”
    周慧打开衣箱,小心翼翼地拿出汉服。
    红色的齐胸襦裙叠得整整齐齐,领口的金线腊梅在光线下泛着细闪,针脚细得像头发丝,连花瓣上的纹路都绣得清清楚楚。
    青色的圆领袍搭在衣架上,面料是厚实的棉麻,摸起来软乎乎的,腰带上的缠枝腊梅暗纹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低调又精致。
    淡粉色的对襟半臂则铺在桌子上,上面绣着粉色桃花,花瓣边缘还缀了几颗细小的珍珠,一动就轻轻晃,像是要掉下来似的。
    “小雅,你先试试这件红色襦裙,你肤色白,穿这个肯定好看,而且你腰细,能把襦裙的版型撑起来,小琪,你穿青色圆领袍,你个子高,穿长袍显得大气,正好能展示出腰带的暗纹。”
    小雅拿起红色襦裙走进隔间,隔间里挂着块碎花布帘,是杨大爷老伴以前用的,洗得有些发白,却透着股家常的温馨。
    没过多久,布帘掀开,小雅走了出来。
    襦裙的腰线正好卡在腰最细的地方,裙摆垂到脚踝,走动时珍珠流苏轻轻摆动,发出“叮铃”的细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一十八章布置茶馆(第2/2页)
    她梳了个双丫髻,发间别着两支红色的珠花,活像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姑娘,连眼角都带着笑意。
    “太好看了!”小琪忍不住惊叹,伸手摸了摸襦裙的面料,“这桑蚕丝也太舒服了,贴身穿一点都不扎,比我上次买的真丝裙子还软,领口的腊梅绣得也精致,针脚细得我都看不见,慧姐你也太厉害了。”
    周慧绕着小雅转了一圈,伸手调整了下腰带的位置:“腰线再往上提一点,大概两指的距离,这样显得腿长,走秀的时候步子能迈得更稳,也更有气势。”
    “还有领口的珍珠,昨天试穿的时候有点歪,我连夜重新缝了下,现在正好在正中间,你低头就能看见。”
    她又帮小雅理了理裙摆,“走两步试试,看看有没有哪里勒得慌,或者不方便的地方。”
    小雅试着走了两步,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珍珠流苏的响声和脚步声混在一起,格外好听。
    “一点都不勒,特别舒服,走起来也很方便,就算走快了裙摆也不会绊到脚。”她笑着说,眼里满是喜欢,“我都想自己买一件了,过年穿肯定特别喜庆,我妈肯定喜欢。”
    苏木和徐佳莹也停下手里的活,笑着夸赞:“确实好看,这红色衬得人特别精神,不是那种俗气的亮红,是偏暗的酒红,显得特别有气质。等发布会那天,配上杨大爷茶馆的老氛围,再放点乌镇的年俗音乐,效果肯定更好。”
    正说着,崔姝提着两个油纸袋走进来,袋子用麻绳系着,上面还贴了张手写的小纸条,写着“春卷皮”“荠菜馅”。
    袋子里飘出春卷皮的麦香和桂花糕的甜香,一进门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我来给大家送点吃的!”她把袋子放在八仙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是刚烙好的春卷皮,还冒着热气。
    叠得整整齐齐,旁边的小碟子里装着裹好的荠菜肉馅,里面还能看到切碎的春笋丁,颜色鲜亮。
    “我想着你们忙了一上午,肯定饿了,先包几个春卷垫垫肚子,下午有力气继续忙。皮是我用新磨的面粉烙的,加了点鸡蛋,特别软,炸出来外酥里嫩。”
    苏锦和沈亦舟也跟着进来了,两人手里抱着一大卷红色剪纸和几个彩色风车,还有一捆细红绳。
    苏锦穿着件淡粉色的棉袄,帽子上的绒球随着动作轻轻晃,她举起剪纸,笑着说:“妈,我们来啦!刚去老街‘张记剪纸’买的这些,您看贴在茶馆门口怎么样?有腊梅、福字,还有小兔子,今年是兔年,正好应景。”
    剪纸都是手工剪的,边缘特别整齐,红色的纸上还洒了点金粉,在光线下闪着细闪,其中一张腊梅剪纸,花瓣层次分明,看着就像真的一样。
    沈亦舟则把风车放在墙角,拿起一个红色风车轻轻吹了吹,风车的叶片转起来,发出“哗啦啦”的轻响,瞬间给茶馆添了几分活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