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十七章 海晏蓝里的新篇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十七章 海晏蓝里的新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七章海晏蓝里的新篇(第1/2页)
    元启十四年九月十八,南京砚微染坊的晒布场成了片蓝色的海。新染的“海晏蓝”绸缎挂满了晾布架,风一吹,像翻涌的浪,蓝得透亮,带着股洗尽铅华的静。苏微站在架前,手里捏着支银梭,正教陈小姐在布角绣极小的海浪纹——这是她新创的花样,说是“海晏河清,总得有点水的样子”。
    陈小姐的指尖还带着伤,是那日海岛救人时被火燎的,此刻捏着银梭有些不稳,却学得认真:“苏姐姐,这蓝里是不是加了玄武湖的水?我总觉得比寻常的蓝多了点润气。”
    “是加了点。”苏微笑着帮她调整手势,鬓边的金步摇轻晃,簪头的桂花坠子扫过布面,留下点淡淡的香,“还加了晒干的海菜灰,漕帮老帮主说,海边染布都用这个,色沉得牢。”
    沈砚坐在廊下翻账册,右肩的伤好了大半,此刻正用红笔在“海晏蓝”的订单上画圈:“苏州知府要两百匹,说是给新修的水师做旗;漕帮订了五十匹,要做船帆的里衬。”他抬头看向晒布场,苏微正教伙计们如何辨认“海晏蓝”的成色,声音清亮得很,连风里都带着笑意,“你这新色,比‘烟霞色’还抢手。”
    苏微回头冲他扬了扬手里的银梭:“那是自然,‘烟霞’再艳,也不如‘海晏’踏实。”她走过来,将块绣好海浪纹的布样放在账册上,“你看这针脚,陈妹妹是不是进步很快?”
    陈小姐红了脸,手里的银梭转了个圈:“都是苏姐姐教得好。”她望着布样上的海浪,忽然轻声道,“等我爹的案子结了,我想跟你学染布,就在这砚微染坊,再也不离开了。”
    “求之不得。”苏微拍了拍她的手,目光落在账册的夹层里——那里放着陈管事的供词,是昨日暗线送来的,上面招认了张谦如何勾结北狄、如何构陷忠良,最后还提了句“靖王在牢里藏了封信,说是给沈砚的”。
    “靖王的信,你打算怎么办?”苏微的声音压得低了些。
    沈砚的指尖划过供词上的“靖王”二字,忽然笑了:“他想送,我便收着。只是这信,得在公堂上拆。”他合上账册,“三日后开审陈管事,届时刑部的人会来,正好让他们做个见证。”
    苏微点头,心里却有别的打算。她昨夜调“海晏蓝”时,特意留了匹加了荧光草汁的,在暗处会泛微光——她想把这布送给即将出海的水师,说“夜里行船,这光或许能避避暗礁”。此刻听沈砚说要公审,忽然觉得这布或许还有别的用处。
    九月二十一·南京府衙
    公堂之上,陈管事戴着镣铐跪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刑部的刘大人坐在主位,目光锐利地扫过堂下的沈砚和苏微:“沈大人,苏掌柜,陈管事的供词已核实,张谦通敌罪名成立,只是……”他顿了顿,“靖王那封信,当真要在此刻拆?”
    沈砚点头,右肩的旧伤在公堂的阴气里微微作痒,却仍站得笔直:“有何不可?靖王的阴谋已破,还怕他一封信不成?”
    苏微站在他身侧,袖中藏着那匹“海晏蓝”样布,指尖捏着块银片——是从陈管事供词里提到的“靖王密信藏身处”找到的,上面刻着极小的“火”字。她总觉得这封信没那么简单,靖王一生好算计,临终前的信,怕是另一个陷阱。
    狱卒将信呈上,信封是“烟霞色”的,封口盖着靖王的私章。沈砚接过,正要拆开,苏微忽然开口:“刘大人,可否借火盆一用?”
    众人皆是一愣。苏微解释道:“这信封的纸看着寻常,却隐隐有油光,怕是浸了磷粉,遇热会燃。”她将“海晏蓝”样布铺在桌上,“用这布垫着拆,即便着火,也烧不到别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七章海晏蓝里的新篇(第2/2页)
    刘大人虽觉得奇怪,还是让人端来火盆。沈砚看着苏微眼里的笃定,忽然明白了她的用意,指尖捏住信封的边缘,轻轻一撕——果然,封口处冒出点火星,落在“海晏蓝”布上,只烧出个极小的黑痕,便被布料里的海菜灰灭了。
    信纸展开,上面却不是什么阴谋,而是首歪诗:“江南染尽血,沈墨亦非洁。若问真凶处,兰草石下埋。”
    陈管事突然尖叫起来:“是真的!沈墨当年为了取信靖王,杀过水师的人!尸体就埋在紫金山的兰草石下!”
    公堂之上一片哗然。刘大人的脸色沉了下去:“沈大人,此事……”
    “一派胡言!”沈砚还没开口,苏微已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如钟,“我爹是水师的人,当年就是沈墨大人救了他!若沈墨真杀了水师,我爹怎会让我拜他为师?”她将袖中的银片拍在桌上,“这是从兰草石下找到的,上面的‘火’字,是靖王党羽的记号,分明是他们杀人嫁祸!”
    原来她早让人去了紫金山,在兰草石下挖出具骸骨,骨头上的刀痕与靖王亲信的佩刀吻合,银片就是从骸骨手里找到的。
    陈管事的脸色瞬间灰败,瘫倒在地:“是……是靖王让我这么说的,他说……他说就算自己死了,也要让沈墨身败名裂……”
    真相大白。刘大人看着苏微,眼里满是赞许:“苏掌柜心思缜密,若不是你,今日怕是真要中了靖王的计。”
    苏微却摇了摇头,指着桌上的“海晏蓝”样布:“不是我厉害,是这布好。它提醒我,再深的阴谋,也经不住踏实的色。”
    南京·砚微染坊
    傍晚的霞光落在晒布场上,“海晏蓝”的绸缎被染成金红,像片燃烧的海。阿竹和靖安正在给布匹收边,少年们的针脚越来越稳,兰草纹绣得有模有样。
    “苏姐姐,刑部的人说,要给你请功呢。”阿竹举着块绣好的布样,上面的海浪纹栩栩如生。
    靖安则递来本新的染谱:“这是我整理的‘海晏蓝’方子,加了你的荧光草汁,后面还空着,等你来填新色。”
    苏微接过染谱,指尖抚过空白的纸页,忽然觉得心里敞亮得很。她不再是那个初到南京时,连调“墨灰”都手抖的女子了。她能在公堂上揭穿阴谋,能带着弟兄们在海岛拿人,更能守着这染坊,调出像“海晏蓝”这样踏实的色。
    沈砚走过来,手里拿着支新的象牙笔,笔杆上刻着“微”字:“刘大人说,水师想请你去教染匠,给船帆染‘海晏蓝’。”
    苏微抬头看他,眼里的光像落满了星:“好啊。不过得带着阿竹和靖安一起去,让他们也学学,怎么把染布的手艺,用到正经事上。”
    她忽然想起刚学染布时,沈墨说的“染布如做人,底色正了,再深的色也盖不住本真”。此刻看着晒布场上的“海晏蓝”,看着身边的人,忽然觉得这底色,早已刻进了骨子里。
    晚风拂过,绸缎轻晃,像片安静的海。苏微知道,未来的路还长,或许还会有新的风浪,但她不怕了。
    因为她的染坊在这里,她的手艺在这里,她的锋芒与温柔,都藏在这一匹匹染透了阳光和海风的布里。
    而属于她苏微的新篇,才刚刚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