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十二章 滩涂协议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十二章 滩涂协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543.com,更新快,无弹窗!

    深秋的风裹着枯叶掠过村口的老槐树,在青石板路上卷出细碎的呜咽。
    张铭攥着被冷汗浸透的笔记本,看着村委会门口新贴的告示,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
    红纸上“滩涂租赁协议”几个大字刺得他眼眶发烫,墨迹未干的甲方落款赫然写着“陈清泉”。
    谣言像场黑色的瘟疫在村子里蔓延。
    村东头的晒谷场上,王婶的擀面杖重重敲在案板上,面团发出沉闷的声响。
    她斜睨着远处背着渔具走过的张铭,鼻尖哼出一声冷笑道。
    “瞧见没?这都第三趟去县城了,天不亮就走,日落西山才回,鬼知道皮包里装的啥。”
    正在择菜的赵大娘眯起眼,浑浊的瞳孔映着张铭匆匆而过的背影。
    竹篮里的豆角被掐得“咔嗒”作响。
    “我家虎娃昨儿在镇汽车站瞧见他了,跟个穿西装的男人勾肩搭背的,那派头哟……”
    她故意拖长语调,指尖在围裙上擦了擦。
    “保准是揣着卖地的合同呢。”
    “不能叭,咱们这个滩涂是村子里的产业,铭子那人不是这样的啊!”
    晒谷场的石磨旁,几个蹲在墙根抽旱烟的老汉突然压低声音。
    李大爷的烟袋锅子在鞋底敲得山响。
    “我堂侄在县国土局当差,说上个月有人来查咱村滩涂的地界儿。”
    他神秘兮兮地环顾四周,吐了口黄痰。
    “指不定就是这小子勾引来的!”
    “就是,你看他没赶海之前咱们村子都风平浪静的。”
    “他一开始赶海,一堆事。”
    正午的日头毒辣,豆腐坊的老板娘掀开蒸笼,白色的热气模糊了她脸上的皱纹。
    她往搪瓷缸里斟了勺豆浆,朝着对面小卖部的老板努努嘴。
    “昨儿后晌我去镇上送货,亲眼看见张铭进了渤海楼。你说他一个泥腿子,去那种吃海参鲍鱼的地儿做啥?”
    小卖部老板往玻璃罐里码着糖果,闻言手顿了顿。
    他凑近几步,声音压得极低。
    “我家亲戚在渤海楼当服务生,说亲眼看见张铭跟个大腹便便的男人碰杯,桌上摆着个黑皮箱,打开时里头红通通的……”
    他伸出两根手指搓了搓。
    “这年头,谁会往皮箱里装红本本?那就是钱啊……”
    起初只是田间地头的窃窃私语,说张铭偷偷往县城跑了好几趟,皮包里塞满了见不得人的合同。
    后来越传越邪乎,有人言之凿凿地说看见他和开发商在镇上的饭店喝酒,桌上摆着成捆的现金。
    这些谣言让村民们人心惶惶,原本支持张铭的人也开始动摇。
    “张铭,你小子是真的吗?”
    村口小卖部的王婶拦住他,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戒备。
    “听说你要把咱村的滩涂卖给外人?那可是老辈人留给子孙的饭碗啊!”
    张铭想解释,可喉咙像被麦芒卡住,那些精心准备的言辞在扑面而来的质疑中碎成齑粉。
    更让他绝望的是,连平日里最信任他的老邻居们,如今见了他都避之不及。
    村头的老人们围坐在墙根下晒太阳,见他走近,原本热络的交谈戛然而止,只剩下竹椅摇晃的吱呀声。
    他知道这一定是陈清泉在背后搞鬼。
    那个油头粉面的商人,三个月前突然出现在村里,说要开发滩涂搞旅游项目。
    张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在村民大会上列举了十几条开发的弊端: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村民得不到实际利益……
    可陈清泉带着厚厚的一摞合同和分红方案,又私下里给几个村干部送了礼,局面渐渐失控。
    为了澄清谣言,张铭决定再召开一次村民大会。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村主任蒋德福家的门。
    堂屋里飘着腊肉的香气,电视机里正播放着热闹的地方戏曲,蒋德福翘着二郎腿,面前的茶几上摆着半盘花生米和喝了一半的白酒,见他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
    “蒋主任,我想再开一次村民大会,把事情说清楚。”
    张铭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蒋德福嗤笑一声,把烟头按在烟灰缸里,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别白费力气了,张铭。村里已经决定要把滩涂租给陈老板了,这是大势所趋。”
    “可那些都是谣言!”
    张铭急得往前迈了一步。
    “我从来没和什么开发商勾结,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村子好!”
    “为了村子好?”
    蒋德福猛地站起来,肥厚的脸上泛起怒色,酒气混着烟味扑面而来。
    “你知道陈老板给村里带来多少好处吗?每年五十万租金,还给咱们修马路、建养老院!你呢?除了整天反对这个反对那个,给村里带来过什么?”
    张铭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想起这些年自己为村子做的事。
    带着村民改良盐碱地,四处跑项目争取资金,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
    可现在,这些都成了别人口中的“假惺惺”。
    他的思绪回到去年冬天,大雪封路,是他带着几个年轻人,在寒风中铲了整整两天两夜的雪,才打通了村里通往镇里的路,那时村民们的感激还言犹在耳。
    “蒋主任,你不能这么做。”
    张铭的声音有些颤抖。
    “滩涂一旦开发,子孙后代就没活路了。陈清泉的合同里全是陷阱,到时候村民们连哭都没地方哭!”
    “够了!”
    蒋德福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溅了出来,在木纹桌面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你别在这里危言耸听!明天就签合同,谁也别想捣乱!”
    张铭失魂落魄地走出蒋家,暮色已经漫上了屋檐。
    村口的老槐树下聚着几个村民,见他过来,立刻作鸟兽散。
    他突然觉得很累,比当年带着大伙挖水渠时还要累。
    那条水渠挖了整整三个月,大家顶着烈日,肩膀磨出血泡也没半句怨言,可现在,那些同甘共苦的情谊,似乎都被这些谣言吹散了。
    远处传来陈清泉的笑声,混着酒杯相碰的脆响。
    张铭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知道,这场仗还没有结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